[实用新型]一种拔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579.7 | 申请日: | 200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8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刚;许加芬;王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振刚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2300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拔罐。
背景技术
拔火罐是中医传统的治疗肌肉劳损和四肢酸痛的医疗方法,此方法简单易行,功效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保健中。现有的拔罐已经告别了用点火的方式来造成罐内负压的阶段,通过抽吸装置使罐内获得负压来实现治疗的目的。但现有的拔罐存在不能与药物同时作用于患处以及负压大小不能精确计量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与药物同时作用于患处,并且对负压大小能精确计量的拔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拔罐具有罐体和位于其内腔的活塞,其结构特点是:罐体的侧壁上设有管状腔体,其上端封闭,下端与罐体的内腔连通;管状腔体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标;活塞的内部设有空腔,其下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孔。
采用上述结构的拔罐,由于活塞内设有可放置药物的空腔,药物放在空腔中,在负压的作用下从端盖的孔被吸出并到达患处,因而使拔罐具有与药物同时作用于患处的功能。罐体外侧设有管状腔体,腔体内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滑标,可以方便控制负压的大小。
为了更精确的计量负压的大小,管状腔体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外部设有刻度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拔罐,由罐体1和位于其内腔的活塞2构成,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管状腔体3,其上端封闭,下端与罐体1的内腔连通;管状腔体3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标7,管状腔体3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外部设有刻度线10;活塞2的内部设有空腔4,其下端设有端盖5,端盖5上设有孔6;孔6的直径为0.3-0.6mm。旋柄8活动连接于罐体1的上部,活塞2的上部固接有螺杆9,螺杆9旋接在旋柄8上。转动旋柄8可使螺杆9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塞2上下移动。
使用时,把活塞2移动到罐体1的下端,打开端盖5,把药物袋放入空腔4并扣合端盖5,把拔罐放置在患处,转动旋柄8使活塞2上移,罐体1的内腔便产生负压,从而把患处吸起,在负压的作用下,细小的药物颗粒通过孔6也到达患处,这样可以获得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在负压的作用下,滑标7向下移动,通过滑标7的移动可以精确控制负压的大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振刚,未经丁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形油浸全膜双面金属化薄膜电极自愈式电容器
- 下一篇:收集式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