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除尘用循环污水的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037.X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2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亮;李瑞国;苏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利尔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3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314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除尘 循环 污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用循环污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有害气体,必须要经过除尘器的处理达到环保标准才能排放。水膜除尘器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除尘器,它是利用水雾、水膜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SO2、NOX捕捉下来,以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为了减少用水,除尘器喷淋用水一般经过多级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利用。由于循环水含有的大部分颗粒较细,在水体流动的状态下很难沉降,且颗粒经过高温后,具有很强的活性,透水性好,水体呈酸性,在沉淀池中自然沉淀,速度非常慢,而且随着循环利用次数的增加,循环水的浓度会越来越大,除尘效果越来越差,最后甚至堵塞除尘器,影响生产。因此沉淀池必须定期清理,清理的污泥、废渣由于含水量大,无法运输,必须先进行晾晒,待固体成型后才能运输清理。污泥晾晒不仅占地,还污染了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除尘用循环污水的处理装置,其具有除尘效果好,效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锅炉除尘用循环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输送设备,污水输送设备与导流槽连接,导流槽的下方设置有过滤设备,过滤设备的下方设置有回流槽。
上述污水输送设备采用刮板式斗式输送机。
上述导流槽的端部连接有溢流槽,导流槽的槽底部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与过滤设备连通。
上述过滤设备采用柱状滤布,滤布的上端口通过活动卡口与导流槽底部的圆形孔相连接,滤布的下端封闭与活动托板相接触。
上述活动托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导向滑轮。
上述导流槽的槽底部开设有四排圆形孔,各圆形孔的下方设置有柱状滤布。
上述柱状滤布采用50网目的无纺滤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池中的污水经斗式输送机输送到导流槽中,污水流经导流槽底部的圆形孔时流入下方的过滤设备中,过滤后的清水流入到过滤设备下方的回流槽中,采用过滤设备强制过滤与沉淀池自然沉淀相比,具有过滤效果好、过滤所用时间短、效率高,且过滤出的固体移动装卸方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锅炉除尘用循环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刮板式斗式输送机1,刮板式斗式输送机1的一端位于污水池内,另一端与导流槽2连接,导流槽2的底部开设有8个圆形孔,每个圆形孔通过活动卡口3与50网目的无纺柱状滤布4连通,柱状滤布4的下端封闭,并与活动托板5相接触,活动托板5的下方设置有回流槽8,回流槽8与清水池连通,活动托板5承托着柱状滤布4,防止柱状滤布因重力和水流等原因与导流槽2脱落,为了搬运方便,在活动托板5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滑轮6,为了防止污水从导流槽2内溢出,导流槽2的端部与溢流槽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刮板式斗式输送机1将污水池中的污水提升到导流槽2中,污水流经导流槽2底部的圆形孔时流入到柱状滤布4中,柱状滤布4对污水进行过滤,滤渣存留在柱状滤布4内,过滤出的清水流到柱状滤布4下方的回流槽8中,最后流入清水池以便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利尔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特利尔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盒
- 下一篇:一种烧烤炉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