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0100.6 | 申请日: | 2007-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洪刚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2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茶叶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尤其是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在整个制茶工艺中,烘干是一个必要工序,茶叶在杀青后通常采用平板式烘干机进行烘干,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茶叶受热不均匀,热效率低,容易造成茶叶叶绿素被破坏,使茶叶发黄,影响了茶叶的质量;2、在使用中须人工进行不停地翻动茶叶,因而,茶叶破碎率较高;3、在烘干过程中不能同时进行茶叶做型,因此,只能用于做烘青茶,不能用于名优茶的制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该烘干机具有热效率高,茶叶颜色翠绿,破碎率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包括加热室、送风装置以及设有进出风口的烘笼等,其结构要点为进风口位于烘笼的下部,并与加热室连接,烘笼的顶部为出风口,在出风口的上部设有烘料斗,并在烘料斗内设有筛网。
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分风板。
在所述烘笼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1、采用分风板技术,使热风分布更加均匀,因而,热风利用率较高,有效地确保了茶叶叶绿素不被破坏,保持茶叶的翠绿特性;2、使用中,由于热风直接接触茶叶,因此,减少了人工翻动的次数,不但节约了人力,而且使茶叶破碎率降低;3、可在进行烘干的同时进行茶叶的做型,不但做到名优茶效果,而且有利于水蒸气的挥发,不会产生水闷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包括加热室1、送风装置2以及设有进出风口31、32的烘笼3等,其结构要点为进风口31位于烘笼3的下部,并与加热室1连接,烘笼3的顶部为出风口32,并在出风口32处设有分风板4,并在分风板4上设有分风孔,其中位于中部的分风孔的直径小于边缘的分风孔的直径,目的是使热风经分风板作用达到均匀分布(如图2);在出风口32的上部设有烘料斗5,并在烘料斗5内设有筛网6(如图3),可以在烘笼3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7,随时控制笼内的温度。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他均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洪刚,未经袁洪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设备
- 下一篇:超市陈列柜新型多用途扶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