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氧面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579.1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荣;刘峰;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凤荣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吸氧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氧面罩,尤其是一种新型吸氧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用氧舱、医院病房、急救中心、疗养院、氧吧等场所输氧时,大多使用吸氧面罩,其结构包括面罩壳体、头带以及头带固定钮等,头带固定钮一般设置在壳体下缘与面部接触处的两侧,一般为四个,头带一般采用松紧带,在使用过程中虽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方便,但是本申请人在长期的实践观察下,却发现了以下的不足之处:1、头带多次使用而逐渐丧失松紧度,以致面罩无法固定,由于没有现成的配套头带,只能靠人力扶压或者直接更换面罩来完成吸氧,既浪费了人力,又造成了浪费,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头带绕于头部,由于头发的松软,极易滑落,起不到很好固定面罩的作用,不能保证吸氧效果。特别是烦躁不合作的患者,无人帮助扶压面罩根本无法吸氧;3、由于头带固定钮设置在壳体下缘的两侧,当头带用力时,力只能作用在四个头带固定钮上,而不是重心上,导致壳体与面部衔接不紧密,不能保证吸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吸氧面罩,该面罩具有成本低廉、固定牢靠、节约人力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吸氧面罩,包括面罩壳体、位于壳体上部的气体缓冲仓、头带以及头带固定钮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固定钮设置在所述的缓冲仓顶部的仓壁上,且只设置一个头带固定钮。
所述头带的两端通过相互粘结的尼龙搭扣活动相接,头带材料可以为人造软皮、布带等。
所述头带固定钮的下端与所述缓冲仓下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所述头带的宽度为2-2.5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由于只设一个头带固定钮,故制造工艺更加简便,节约了原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开支。
2、头带材料使用人造软皮、布带等,并通过缝制在头带两端的尼龙搭扣相连接,因此,可随意调节头带的松紧度,而且不会因为头带丧失弹性而用手扶压面罩或者直接更换面罩、更换头带来完成吸氧,既延长了面罩使用寿命,又节约了人力,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采用本技术方案制造的面罩,在头带施力于面罩时,其受力点作用于重心位置,故不需要很大的力就能把面罩牢牢固定住,吸氧效果更加显著。
4、使用时,头带绕于颈部而不是头部,因此头带不易滑落,面罩固定牢固,特别是烦躁不合作的患者,不用格外浪费人力帮助扶压面罩就能完成吸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中:1、面罩壳体,2、缓冲仓,21、缓冲仓下缘,3、头带固定钮,31、头带固定钮下端,4、头带,41、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吸氧面罩,包括面罩壳体1、位于壳体上部的气体缓冲仓2、头带4以及头带固定钮3等,其头带固定钮3设置在缓冲仓2顶部的仓壁上,且只设置一个头带固定钮3;头带4的两端通过相互粘结的尼龙搭扣41活动相接,头带4材料可以为人造软皮、布带等,头带固定钮下端31与缓冲仓下缘21的距离为2.0厘米,头带的宽度为2.0厘米。
使用时,头带固定钮3把头带4固定住,头带4绕颈部,然后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头带4,并通过尼龙搭扣41相互粘结固定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他均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荣,未经李凤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振动后排渣脱粒机
- 下一篇:横旋式棉花拔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