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文丘里管效应式纯无烟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418.2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1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洲 |
主分类号: | F23B10/00 | 分类号: | F23B10/00;F23B80/00;F23M5/06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4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管 效应 无烟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丘里管效应式纯无烟燃烧装置,属于工业热工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煤碳是人们获得热能的主要资源,75%以上的燃料是依赖煤碳,中国能源部颁布的我国能源政策是以煤为主,然而各大城市和郊区以及一些重工业基地,各地行政部门却明令禁止烧煤,而必须燃油,燃气的强制性能源政策,这种非常明显地违背我国的能源政策而自弃其反的政府性行政行为,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的环境保护问题,是国家迫于无奈的原因,很显然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有新的科学技术和国家制订的政策相配套才是对的。可是这个困惑了人们若干年的问题,在当今这个高科技时代还是解决不了。
由于世界性燃烧技术的落后,使得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非常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根据我国的工业、企业布局的国情,有20%左右的为大型企业,80%左右的为小型和中小型企业,这种布局很难实现发达国家的那种模块化管理,所以根据我们的国情,重点解决煤的洁净燃烧和节能技术问题,在这个领域搞出具有真正实破性的新技术才是一条人间正道。
在导热油锅炉大型生产企业一年的总经销额中80%是手烧式的,20%是大型链条式的,这是因为我国的整体工业结构布局落后,分散无序地整体布局,使得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小型或者中小型企业,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企业总是少数,常年累月的运行中浓烟滚滚污染环境,燃烧功率很低,大量的浪费能源,即不节能,又不环保,就是这些正在运转而又正在大量推广着的国民经济增长值的“硬件”,并且又要在十一五期间GDP不变的情况下节能20%,环保要求还要达到预期目标,可见难度之大。
工业上的煤燃烧装置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炉排的上方为燃烧炉膛,炉排的下方为灰室,与燃烧炉膛对应设有加煤炉门,与灰室对应设有出灰门,灰室配有助燃风口,燃烧炉膛的顶部设有高温烟气出口。目前,各大锅炉企业集团在现代工业锅炉等热工产品的生产线上普遍使用的所谓“高新技术”,主要体现产品有立式导热油锅炉、立式手烧热水锅炉、立式蒸汽锅炉等,包括各种先进的窑炉等都是使用这种燃烧模式,就连“上翻下烧式”锅炉也没有脱离这种结构模式。在这些热工设备中,燃煤作燃料,烟煤中的可燃有效成份——挥发份(占30%-35%),大部分都变成浓烟通过烟囱排向空中,另外再加上灰渣中含碳量在25%左右,总的燃烧效率在60%左右,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极为严重,解决燃煤污染问题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竭力解决和渴望解决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丘里管效应式纯无烟燃烧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燃烧效果好,能够解决燃煤冒黑烟问题,实现燃烧气体的纯无烟排放,节约煤资源,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文丘里管效应式纯无烟燃烧装置,炉排的上方为燃烧炉膛,炉排的下方为灰室,与燃烧炉膛对应设有加煤炉门,与灰室对应设有出灰门,灰室配有一次助燃风口,燃烧炉膛的顶部设有高温烟气出口,在高温烟气出口的上方增设二次燃烧炉膛,二次燃烧炉膛的横截面呈圆形,二次燃烧炉膛上设有二次助燃风口,二次燃烧炉膛的顶部设有高温气体出口。
工作原理:
文丘里管也叫文氏管,在除尘器、气体、液体的流量计量“射流控制系统”及各种仪器仪表中用于计量物理参数的取样,是组成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空气动力“背风面吸附效应”,我们正是利用文丘里管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也称“文丘里管效应”)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纯无烟燃烧装置。
从燃烧炉膛冲上来的高温烟气,在二次助燃风的作用下,在二次燃烧炉膛(也称为“火膛”)内形成旋转,形成漩流燃烧,在高温下对烟气进行加氧搅拌混合,从而将烟气中的可燃成份完全彻底地烧尽,这个过程是一个在高温下“碳和氧的高效反应过程”,是一个煤的洁净燃烧过程,在运行中能彻底达到“纯无烟”的运行效果。燃烧充分,热效率也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中:
二次燃烧炉膛的炉膛壁与高温烟气出口间呈斜面连接,整体形成散射圆锥状,防止死角,文丘里管效应更加显著。
在高温烟气出口处也设二次助燃风口,加强助燃和搅动作用,促进漩流燃烧。
为了获得良好的燃烧气体的旋转效果,二次助燃风口最好对应圆形横截面的二次燃烧炉膛的切线方向。
将高温气体出口设计为收缩口,可获得更好的文丘里管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洲,未经王树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