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腔异物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351.2 | 申请日: | 200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石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瑛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55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异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鼻喉科临床应用的鼻腔异物钩,是针对儿童以及青少年鼻腔异物设计的专用器械。
背景技术
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异物多以玻璃球、豆类、果核、瓜子等。异物进入鼻腔多停留在下鼻道,异物与鼻腔底部、鼻腔内侧壁、接触,唯有异物上部与鼻腔顶部之间存在间隙,临床常用的鼻腔异物钩是一种长柄状前端设有一弯钩的器械,弯钩大小在出厂时已经固定,不能根据异物的大小调节,使用时前端弯钩容易划伤鼻腔粘膜,造成鼻腔出血;长柄状结构使用时握紧面积小,异物钩在鼻腔内的定位不易准确控制,常给患者治疗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鼻腔异物钩,该器械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快捷,并且异物钩的宽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鼻腔异物钩有钩取部件、操作手杆,钩取部件成倒“U”型,该部件由断面为椭圆的弹性金属材料制成,钩取部件前端为圆弧结构,两根操作手杆交叉连接,连接处用销轴固定,钩取部件与交叉点前端的操作手杆连接铸造成一体,交叉点后端的操作手杆尾部设置握持部。
上述钩取部件前端为钩取口,钩取口开合的宽度2mm到6mm之间。
上述操作手杆在交叉点后设置定位轴。
上述定位轴中间位置固定一旋转定位轴用的螺母。
上述握持部为圆环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鼻腔异物钩,钩取部件宽度可调,且不易划伤鼻腔粘膜,使用握持部控制定位准确,增加握持力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治疗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鼻腔异物钩有钩取部件1、操作手杆201和202,钩取部件1成倒“U”型由断面为椭圆的弹性金属材料制成,钩取部件1的前端为钩取口101,钩取口101为圆弧结构,弦开合的宽度在2mm到6mm之间。操作手杆201与操作手杆202交叉连接,连接处用销轴固定,钩取部件1与操作手杆201、202前端连接铸造成一体,操作手杆201、202末端设置圆环形状的握持部3。在操作手杆201、202交叉点后设置表面带有螺纹的定位轴4,定位轴4中间位置固定一旋转定位轴用的螺母5,螺母5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一顺时针方向,一逆时针方向,定位轴4从操作手杆201、202由内侧向外侧穿过,操作手杆201、202相应部分开有与定位轴4相适配的螺孔。
使用时,先根据鼻腔宽度及鼻腔内异物大小,旋转螺母5带动定位轴4转动,调节操作手杆201、202施力端开合的宽度,进而通过杠杆原理来调节钩取口101的开合宽度,然后便可手持握持部3钩取鼻腔内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瑛,未经石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打捞释放工具
- 下一篇:一种无刷顺逆驱动双力矩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