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卡扣式止血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111.2 | 申请日: | 200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云;李海燕;史秀宁;高玉芳;张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0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卡扣式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卡扣式止血器。
背景技术
止血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目前,医院临床静脉输液或抽血时常用的止血带为直径0.6cm的乳胶管,此种止血带存在以下缺点:乳胶管为圆柱形,易滑脱,不易扎紧;在止血带交叉打结时,易使皮肤扭曲,病人感到疼痛;在阻断表浅静脉同时动脉亦被阻断,肢体远端动脉血流减少,导致静脉充盈不良,皮肤发绀;使用时操作不够简便,常有扎不紧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卡扣式止血器,它能克服现有止血带的上述缺点。
一种医用卡扣式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有一塑料卡扣,一宽扁止血带的一端从卡扣体的右前孔经卡片的右孔由卡扣体的右后孔伸出,再从卡扣体后面的左后孔伸入,并经卡片的左孔和卡扣体的左前孔伸出,宽扁止血带的另一端连接一卡头。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乳胶管止血带相比,具有绑扎方便,不易滑脱,不需打结,不易扭曲皮肤的优点,也不会导致静脉充盈不良,皮肤发绀;用完后按下卡片单手一拉即可将本止血器取下,能使患者疼痛度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一塑料卡扣,一宽扁止血带4的一端从卡扣的卡扣体1的右前孔2经卡片5的右孔由卡扣体1的右后孔伸出,然后该端头再从卡扣体1后面的左后孔伸入,并经卡片5的左孔和卡扣体1的左前孔3伸出,宽扁止血带4的另一端连接一卡头6,形成盲端。需要静脉输液或抽血时,可先将本止血器后面止血带4的环形部分套在病人穿刺点上方5cm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有一卡扣体1,该卡扣体1的中间部分有一卡槽,卡扣体1的中央位置有一视窗,可看见卡槽内部的弹簧7,卡片5的下部插在该卡槽中,卡片5的中间部分有一向下伸展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上绕有弹簧7。弹簧7的下端固定在卡槽底部的中央位置。将卡扣体1中的卡片5按下,卡片5的左、右孔分别与卡扣体1上的左前孔3、左后孔和右前孔2、右后孔对齐,此时用手可顺利地使止血带4的一端沿上述6个孔移动,另一端连接一卡头6,该卡头6卡在卡扣体1的右前孔之外。止血带4调节至适宜的松紧度后,松手停止按压卡片5,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卡片5在卡槽中上移,卡片5上的左、右孔也随之上移,由于这两个孔不再分别与卡扣体1上的左、右孔对齐,止血带4就被上述六个孔卡住,止血带4即可阻断静脉血流,使静脉充盈明显,便于穿刺。用完后,单手一按卡扣体1中的卡片5,如上所述,此时容易将止血带4的环形部分放松,使手臂可轻松地由止血带4的环形部分抽出。所述的止血带4是宽扁型,与皮肤接触面积大,同样压力下压强减小,病人舒适感增加,且不易松动,并可随意准确调节松紧度,也不必重复扎止血带4;能避免止血带4过长以及结扎时污染操作面。使用本卡扣式止血器时,用较小力即可将浅静脉阻断,而不阻断动脉供血,使静脉充盈明显,不易出现皮肤疼痛、静脉充盈不良、发绀等问题。因此,本卡扣式止血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及全身不适,提高护士静脉穿刺速度及成功率,并且更为柔软舒适,便于消毒,使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护理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一代茶叶杯
- 下一篇:带定位装置的三腔二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