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补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525.3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8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根;位连增;高海山;高新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炼铁喷吹煤粉用的输送煤粉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高炉喷吹煤粉,其输送煤粉工艺一般为:煤粉装入喷吹罐后,通过对喷吹罐冲压和对喷吹罐下部的流化器送气,使流化器处的煤粉流化起来,罐内煤粉在罐压和流化器的作用下,沿流化器煤粉导出管流动。流动的煤粉在通过导出管出口处的补气器时,煤粉又在补气器通入的压力气体的引射作用下,沿着输送管道输送到远处的高炉。
补气器的作用是调节煤粉的输送量和提高煤粉输送的能力,实现远距离输送的目的。现冶金行业高炉喷煤粉使用的补气器绝大多数是环隙送气形式,其缺点是同样管径、同样的罐和同样的输送煤量的情况下,补气消耗量大且输送煤粉的稳定性差,也就是说煤粉输送不均匀,而煤粉输送不均匀必然导致煤粉在高炉内的燃烧不稳,影响煤粉燃烧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补气器,它克服了环隙补气器的缺点,具有输送同样煤粉时补气消耗低,输送煤粉均匀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旋流补气器,其一端连接输煤引管,另一端连接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煤粉导入室和气煤混合室,在煤粉导入室和气煤混合室之间有数个圆周均布的旋流喷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旋流喷咀封闭于套置在煤粉导入室上的补气室内,该补气室设有补气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每个旋流喷咀的布置是倾斜的与旋流补气器中心轴线有一定角度,旋流喷咀的开孔方向朝向气煤流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每个旋流喷咀(4)的中心线倾斜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煤粉通过输煤引管的煤粉导入室内,在此处与补气室轴向倾斜旋流喷咀喷射出的旋流气体混合,形成粉气混合物均匀在输煤管道中旋转运行。该补气器旋流气体增强了气煤混合的密度,相应提高了输送煤粉的效率,也由此降低了补气量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粉入口,2煤粉导入室,3补气室,4旋流喷咀,5气煤混合室,6气煤混合出口,7补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该旋流补气器,其一端由煤粉入口1连接输煤引管,另一端经气煤混合出口6连接输送管道,输送混合均匀的气煤到远处的高炉。
该旋流补气器,它包括煤粉导入室2、补气室3和气煤混合室5,在煤粉导入室和气煤混合室之间有数个圆周均布的旋流喷咀4,旋流喷咀4其结构为旋流喷孔的形式。旋流喷咀4封闭于套置在煤粉导入室上的补气室3内,该补气室设有补气入口7。
每个旋流喷咀4的布置是倾斜的与旋流补气器中心轴线有一定角度,旋流喷咀的开孔方向朝向气煤流动的方向。每个旋流喷咀(4)的中心线倾斜角度相同。
煤粉装入喷吹罐后,通过对喷吹罐充压和对喷吹罐下部的流化器送气,使流化器处的煤粉流化起来,罐内煤粉在罐压和流化器的作用下,沿流化器煤粉导出管流出,流动的煤粉到达煤粉导出管出口处进入旋流补气器。煤粉首先由煤粉入口1进入,通过煤粉导入室2向前流动,当流动煤粉到达旋流喷咀4时,受到补气室3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旋流喷咀喷出旋流气体的作用,随着一起旋转流动,旋流气体和带动的旋流煤粉在气煤混合室5均匀混合后,通过气煤混合出口6导出,进入喷煤管道输送到高炉,补气室3的压力气体是由补气入口7通入的连续压力气体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如此。例如,可以省略补气室,旋流喷咀4均经过管路直接连通补气入口7的结构,以及在旋流补气器内沿气煤移动方向的上游和下游设两级旋流喷咀的结构等等,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升节水型座厕
- 下一篇:具有压脚控制机构的电脑刺绣机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