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5817.1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浩;文祥兵;张丰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华冶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F13/38;G06F15/163;H04L2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1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监控 风力 箱式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变电站,特别是一种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风力箱式变电站还没有远程监控的功能。其获取数据采集信息需要在各箱式变电站人工进行采集,排除故障及监控检查均需要人工实地进行,信息传递慢、费力、工作效率低,不能实时发现和处理各站点的故障及进行远程监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该变电站依据箱式变电站基础技术,在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均设置信号接发转换器,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的方式相通讯,实现遥控、遥测、遥讯、遥调的功能,并可对变压器内部故障进行自诊断及出线回路的故障排除。
本实用新型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的技术内容叙述如下:
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包括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其特征在于:在风力发电场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内均设置信号接发转换器,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或者两者结合的通讯方式通讯。
有线通讯方式是在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内部的信号接发转换器之间设置profibus工业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方式是通过设置在各箱式变电站内的信号接发转换器无线通讯基站与设在风电厂主控室信号接发转换器无线通讯基站通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的有益效果是:
1)系统管理,使管理更集中、更准确、更加安全。
2)系统的潜在事故可以及时报警,并进行及时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事故的发生率
3)由于进行系统集中管理,使一些技术数据直观的显示。
4)大大的缩短了对系统事故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智能监控风力箱式变电站,该变电站依据箱式变电站基础技术,通过在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设置信号接发转换器,使风力发电场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相互通讯,使控制信号和数据采集信息在各箱式变电站与风电厂主控室之间相互传递,实现遥控、遥测、遥讯、遥调的功能,并可对变压器内部故障进行自诊断及出线回路的故障排除。
通讯方式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或者两者结合的通讯方式。有线通讯方式是在各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厂主控室内部的信号接发转换器之间设置profibus工业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方式是通过设置在各箱式变电站内的信号接发转换器无线通讯基站与设在风电厂主控室信号接发转换器无线通讯基站相互通讯。
该变电站是把若干运行状态的技术数据通过profibus工业现场总线进行网络集中管理,优化控制比模式,使回路减至最少。该系统具有遥测、遥讯、遥控、遥调的基本功能,“四遥”的实现主要决定于开放式的现场总线,这种开放式的现场总线使得系统在硬件的拓扑、系统集成更加容易。
该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数据的处理、显示、开关的控制等都通过软件来实现,监控及管理软件具有如下特点:
①基于多总线结构的通用组态软件系统设计考虑了多总线结构,支持PROFBUS-DP、FF、CAN、Device-Net等,系统为基于WIN9X、WIN2000、WIN-XP、NT4.0平台的通用组态工具,适用于各种配电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②提供可视化组态环境和用户编程接口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供了一个基于IE风格的可视化组态环境,软件行业针对性强,提供各种电力总线产品的设备库、电气元件、图形标准库以及各种标准的监控组态界面。同时留有用户编程接口,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增加了系统的适用性能。
③双机冗余设计和双网结构设计系统可同时采用两台上位机,工作机和备份机可以随时切换身份,两台机通过以太网连接,为保证系统的实时性采用UDP协议,工作机实时监控主机心跳,主机一旦崩溃,备份机自动切换身份接管工作。
④多时钟支持系统可采用系统自身时钟或GPS时钟,当采用GPS时钟可对系统进行同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精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华冶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华冶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