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高压智能开关保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2571.2 | 申请日: | 200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凤仪;张国军;吕振;李春光;寇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2H3/10;H02H3/04 |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高压 智能 开关 保护装置 | ||
1.一种矿井高压智能开关保护装置,由零序电压变逆器电路(1)、相电流变送电路(2)、绝缘监视电路(3)、CAN总线接口电路(5)、零序电流变送器电路(7)和人机接口电路(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了主控电路(9)和复式电源电路(4);主控电路(9)包括:ATMEGA-128单片机U6、接口H9、晶体振荡器OSC2、电感Lg、三极管Q2~Q6、发光二极管DS1~DS4、二极管D13~D21、电阻R49~R65、电解电容C25和电容C26、C33~C37;单片机U6的11、12脚分别接人机接口电路(8)中的DISPLAR液晶显示器U1的4、3脚。25~29脚分别接波段开关SW8~SW12的8脚;30~32脚分别接R57、R55、R53的一端,8、9、33、34、43脚分别接CAN总线接口电路(5)中的SIA1000协议芯片U3B的17、16、6、5、3脚,20脚接R64的一端、Q6的集电极、C35的一端和H12的2脚,23脚接DSC2的1脚和C36的一端,24脚接DSC1的2脚和C37的一端,C36、C37的另一端相接,DSC2的3脚和地,63、53、22脚接地,62脚接C26一端,C26另一端接地,64脚接Lg一端,52、21脚接C34一端、Lg另一端和电源,C34另一端接地,61~54脚分别接SW8~SW12的0~7脚,42~35脚分别接CAN总线接口电路(5)中的SIA1000CAN总线协议芯片U3B的2、1、28~23脚,44脚接R60的一端,R60另一端接Q2的基极,Q2的集电极接DS4、D19和D20的一端,DS4的另一端接R59一端,D19的另一端接R59的另一端,Q2的发射极接D20的另一端和地。45脚接输出功率放大电路(6)中的电阻R40的一端,47脚接绝缘监视电路3中的稳压二极管DZ3、电容C9、C10、电阻R37、S2、R35、二极管D6、D7的一端和地,48脚接相电流变送电路(2)中的电阻R32、R33、DZ7、D11的一端和地,49脚接R17、R18,50脚接零序电流变送器电路(7)中的电阻R51一端和运算放大器L10的1脚,51脚接零序电压变送器电路(1)中的电阻R10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L3的1脚;Q3的基极接R53另一端,集电极接DS1、D13、D14的一端,DS1的另一端接R54的一端,R54的另一端接D13另一端,发射极接D14的另一端和地;Q4的基极接R55的另一端,集电极接DS2、D15、D16的一端,DS2的另一端接R56的一端,R56的另一端接D15的另一端,发射极接D16的另一端和地;Q5的基极接R57的另一端,集电极接DS3、D17、D18的一端,DS3的另一端接R58的一端,R58的另一端接D17的另一端,发射极接D18的另一端和地;Q6的基极接R65一端,发射极接C35另一端、H12的1脚、D21、R63一端和地,R63的另一端接D21、R65另一端和C25的负极,C25的正极接R64另一端和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高压智能开关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复式电源电路(4)包括:接口H1~H6、电流互感器T3、变压器T4、三端集成稳压器U3~U5、整流桥DD1~DD6、稳压二极管DZ4~DZ6、二极管D22、D23、电解电容C11~C14、C16、C18、C19、C21~C23和电容C15、C17、C20;H1的1脚接T3的1脚,H1的2脚接T3的2脚;T3的3脚接DD1的1脚,4脚接DD1的2脚;DD1的3脚接C11的负极和24伏电源和地,4脚接C11正极和+24伏电源;T3的5脚接DD2的1脚,6脚接DD2的2脚,DD2的3脚接C12的负极和-12V电源,4脚接C12的正极和+12V电源,9脚接12VGND;T3的7脚接DD3的1脚,8脚接DD3的2脚,DD3的3脚接C13的负极和5伏电源和地,4脚接C13的正极和+5V电源;H2的1脚接T4的1脚,2脚接T4的2脚;T4的3脚接DD4的1脚,4脚接DD4的2脚;DD4的3脚接DZ4的一端、C14的负极和H3的2脚,4脚接DZ4的另一端、C14正极和H3的1脚;T4的5脚接DD5的1脚,6脚接DD5的2脚,DD5的3脚接DZ5、C17的一端、C18的负极和U4的2脚,4脚接D25的另一端、C15一端、C16正极和U3的1脚,C15另一端接C17另一端,C16的负极接C18的正极;U3的3脚接C22的正极D22的一端和H4的1脚,2脚接U4的1脚;U4的3脚接C23的负极、D23的一端和H5的2脚,C22的负极接C23的正极,D22的另一端接D23另一端;T4的9脚接H4的2脚和H5的1脚;T4的7脚接DD6的1脚,8脚接DD6的2脚;DD6的3脚接DZ6的一端,C19负极、C20一端,U5的2脚,C21的负极和H6的2脚,4脚接DZ6的另一端,C19的正极、C20的另一端和U5的1脚,U5的3脚接C21正极和H6的1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5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