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动式冷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2149.7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洪海;洪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第三轧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3/00 | 分类号: | B21B4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常谦 |
地址: | 1140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冷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摆动式冷床。
背景技术
冷床主要用于型钢生产线,除了轧盘圆圆钢外,轧制其了它各种圆钢、型钢,在完成最后一道次轧制之后要运送到冷床上冷却。目前正在使用的冷床有推床式的、链条拉动式的、倾斜床式的。这些冷床都能实现冷却型材的目的,但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存在严重的噪音,污染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必须改造现有的目前正在使用的冷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动式冷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冷床,包括冷床床面,其特征在于由一组下端与基础相连接的下摆杆,连接在此下摆杆上端的小轴,将各下摆杆上端的小轴连接在一起的连杆,连接在此连杆一端的驱动机构,分别与各下摆杆上端的小轴相连接的上摆杆,连接在此上摆杆下端的呈一定角度的两个限位支杆,连接在此上摆杆上端的移料机构及与此移料机构相匹配的冷床床面所组成。
所述的移料机构为通过转轴与上摆杆上端相连接的移料横梁,下摆杆、连杆、上摆杆、移料横梁共同组成移料四连杆机构。
所述的移料机构为棘爪,棘爪下端设有配重铁,下摆杆、连杆、上摆杆、棘爪共同组成移料四连杆机构。
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由电机经减速器驱动的曲柄摇臂动力四连杆机构,此曲柄摇臂动力四连杆机构通过转动轴与移料四连杆机构的连杆相连接。
在所述的下摆杆下端通过下转动轴与基础作可转动连接。下摆杆可绕转动轴摆动一个角度,摆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每步进一步型钢移动的距离。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冷床,移料四连杆机构的连杆在由减速电机驱动的曲柄摇臂动力四连杆机构的驱动下作左右往复摆动,带动下摆杆以转动轴为支点左右摆动。下摆杆由左向右摆动时,上摆杆的顶点也向右摆动,移料机构(移料横梁或棘爪)随之上升至冷床床面并托起型材向右移动,随着摆杆的继续摆动,移料机构(移料横梁或棘爪)下降至冷床床面并将型材放回到冷床床面上,但是已经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摆杆随后向左摆动,如此往复循环,直至将型材运送到集料槽。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冷床的特点是:
1、采用了两套四连杆机构,即移料四连杆机构和动力四连杆机构,而移料四连杆机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冷床的主要特点,其单件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易于制作,要求加工精密度不高,便于安装调试,而且所需驱动力小;
2、用移料横梁移料,在移料过程中,型材离开冷床床面,与冷床床面无接触、无摩擦,从而完全消除了噪音;
3、在移料时无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冷床床面;下摆杆以转动轴为支点左右摆动,不产生力矩。这就大大减少了基础和钢结构件的用量。与目前的冷床相比,可节省钢结构件和基础40-50%,可节能30-4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案的运动分析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案的运动分析图。
图5为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摆动式冷床,包括冷床床面8,其特征在于由一组下端与基础1相连接的下摆杆3,连接在此下摆杆3上端的小轴5,将各下摆杆上端的小轴5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1,连接在此连杆11一端的驱动机构12,分别与各下摆杆上端的小轴5相连接的上摆杆6,连接在此上摆杆6下端的呈一定角度的两个限位支杆4,连接在此上摆杆6上端的移料机构及与此移料机构相匹配的冷床床面8所组成。
如图1所示,所述的移料机构为通过转轴7与上摆杆6上端相连接的移料横梁9,下摆杆3、连杆11、上摆杆6、移料横梁9共同组成移料四连杆机构。
如图2所示,所述的移料机构为棘爪13,棘爪13下端设有配重铁14(参见附图5),下摆杆3、连杆11、上摆杆6、棘爪13共同组成移料四连杆机构。
在所述的驱动机构12为由电机经减速器驱动的曲柄摇臂动力四连杆机构,此曲柄摇臂动力四连杆机构通过转动轴与移料四连杆机构的连杆相连接。
在所述的下摆杆3下端通过下转动轴2与基础1作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第三轧钢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第三轧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呈现视频图像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多RNA聚合酶Ⅲ启动子表达构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