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倒运渡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347.1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3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埃普轮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28 | 分类号: | B65G69/28;B65G69/3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3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倒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装卸机械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集装箱倒运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港口货运、铁路货运的装卸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军事野战演习过程中,由于装备车与地面有着一定的高度,造成士兵在装卸武器装备的过程中浪费人力,体力和时间。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对装备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适合野战条件下的装车需要,必须彻底改变原有的装车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倒运渡板。
中国专利号99256720.3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火车用钢渡板”的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应用于铁路货运、汽车、炮车上下站台以及这些车辆在平板车之间的通行,其结构是纵梁呈拱形,由角钢连接在一起呈拱形板,纵梁间中部装有连接管,两端有端垫板,中下部有加强扁钢。中国专利号03207981.8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折叠式渡板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它由两段折叠式的渡板机构和弹簧机构及安装座组成。前者适合在火车上使用,后者适合工程机械的运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倒运渡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面板和支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面板3铰接在相对的两个支腿上,用联板13使多个面板连接起来成为一体,一端与地面相接,支腿有多个,后一对支腿长度小于前一对支腿,每个支腿上装有撑杆2,撑杆2一端装在支腿4上,另一端装在渡板上,装在渡板上的撑杆2上有滑柱11可在面板3下的滑道12中滑动,使撑杆2撑起或收下。支腿4上撑杆2上端还装有安全插销5,使渡板和支腿固定牢靠。各支腿下端均装有可调地脚碗6,可调地脚碗6上还装有垫板7。面板还冲外翻凸边。渡板的主梁10用C型管构成,整个面板3和加强筋板均用冷扎薄钢板压制成型并焊接在主梁10上,面板3上冲有减重排孔。上板9上端设有搭挂舌板8。
面板上的冲外翻凸边,增加车轮摩擦力,以利人员上下行走安全。上板9上端的搭挂舌板8,使用时可搭挂于车体上,使之定位稳固。渡板在长度方向设有可拆叠连接机构,这样上板9、下板1与中间过渡面板就连成一幅渡板,平时整块渡板可折叠收起放入车上,使用时则可快速展开并平整和正常平衡承载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备有专用的存放架。两块收叠好的渡板可叠放于该存放架上,以利于稳妥存放。
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倒运渡板的特点是:可以快速折叠、收装,缩短了装卸货物的时间,特别适合野战条件下的装车需要。主梁用C型管构成,它的最大承载能力为1000Kg,使用坡度10°左右,展开操作时间不大于1.5分钟,收叠操作时间不大于2分钟,搭载操作时间不大于1分钟。轻巧、便捷、防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一节面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腿结构示意图。
图6位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整个渡板由存放架上抬出,分别置于地上。翻开渡板的上半部,翻开下板1并放平,则其支腿及其撑杆也随之从下板1中展出并直立之。放平联板13,则其支腿及其撑杆也随之从面板3中展出并直立之。翻开上板9并放平,则其支腿及其撑杆也随之展出并直立之。翻动渡板3,使各支腿着地。将支腿4的撑杆上端的安全插销5插上锁住定位。搬动面板3,使其上端之舌板8安稳妥地搭挂于汽车上。可视地面状况作角度和上下调节,调节各地脚碗6,地脚碗6置于垫板7之上,避免地脚碗9下沉入地。使整个渡板得以稳妥着地,确保整个渡板平直、稳定达可安全承载之状态,以待使用。两块渡板并排搭挂于车上,并需调整至高度和斜度基本一致,且每块渡板均平直牢靠,并将两渡板用侧面联接件连成一体。此时就可推车上板了。
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板和钢管都是外购件,即可外购又可自制,备齐附图中的零件后,参照附图装备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埃普轮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埃普轮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