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259.1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灿志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转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体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通过一连接件将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迅速组装接合的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管体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水、油、瓦斯、蒸气等气、液体的输送,皆需通过管体达到输送至远程的目的;然而,常用管体的长度有限,如消防管体,一旦需要较长距离的输送,将造成消防管长度不足的缺点。因此,若能于两消防管间设置一转接头,以加长消防管的长度,才是当务之急的设计。
由此可见,上述常用物品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实用新型申请人鉴于上述常用管体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 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接头接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旋转扣合方式,使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迅速接合成一体,再经过一连接件将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加以固定,以达到延伸管体目的的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操作便利等诸多功效的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包括有转接头结构,主要包含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及一连接件,该第一转接头接近中央处设置有一高低落差的挡缘,并于顶缘环设有一垫圈,其顶端等距环设有数卡槽,且该第一转接头的外表面为齿面;该第二转接头接近中央形成有一高低落差的挡缘,自挡缘朝前端处等距延伸有数卡块,并于挡缘后端处延伸有对应的滑块,该滑块的顶端表面为斜面;该连接件包含有一相互枢接的套环及压臂,该套环上并设置有一孔洞,该孔洞与压臂上的扣块相对应,使扣块可经套环孔洞进入套环中,且该套环的一侧面向内环设有一壁缘,另一侧缘延伸有对应的扣臂;将第一转接头未设卡槽的另端置入套环中,使第一转接头的挡缘与套环的壁缘相挡持,并将第二转接头设有卡块的一端置入套环中,使第二转接头上的卡块与第一转接头的卡槽相卡合,并将第二转接头带动第一转接头旋动一角度,使第二转接头上的滑块滑入套环的扣臂中,致使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的接触面更为迫紧,最后,将压臂按压,使压臂扣块与第一转接头外表面的齿面相扣合,使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的斜面不易退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与其它常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扣合方式,使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迅速接合成一体,再经过一连接件将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加以固定,以达到延伸管体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操作便利等诸多的功效。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 A、B、C、D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的组装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1.第一转接头、11.第一挡缘、12.卡槽、13.齿沟、14.垫圈、15.第一螺纹、2.第二转接头、21.第二挡缘、22.卡块、23.斜面滑块、24.第二螺纹、3.连接件、31.套环、311.壁缘、312.斜面扣臂、313.第一孔洞、313.第二孔洞、32.压臂、321.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件连接的转接头结构,主要包括有:
第一转接头1,该第一转接头1接近中央处设置有一挡缘11,使其前、后段形成一高低落差,并于前缘等距环设有数卡槽12,而第一转接头1的外表面并布设有纵向齿沟13,并于第一转接头1的前缘内结合一垫圈14,且该第一转接头1后端部位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螺纹15,以供管体连接;
第二转接头2,该第二转接头2接近中央处设置有一挡缘21,使其前、后段形成一高低落差,并于该挡缘21朝前段处等距延伸有数卡块22,而挡缘21后方延伸有对应的斜面滑块23,该斜面滑块23顶端表面为斜面状,并于第二转接头2后段部位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螺纹24,以供管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灿志,未经陈灿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