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08712.3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余鹭帆;廖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9/00;F21Y101/02;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26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模组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白光LED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其一,由红、绿以及蓝三基色LED合成;其二,蓝光LED+黄色(YAG)荧光粉;其三,紫外LED+三基色荧光粉以及多层有机电致发光(OLED)等,其中,“蓝光LED+黄色荧光粉”方法现为白光LED技术的主流。为了制备出低色温、高显色性的白光LED,在上述方法中还添加如下的几个方法:荧光粉(红粉)转换法、RGB三色混光等。虽然采用上述的方法可制备出低色温、高显色性的白光LED,但是该方法还存在有如下的技术缺点:其一,采用YAG荧光粉封装生成的低色温白光,显色性差;其二,采用红粉封装生成的白光光效小;其三,采用红粉和蓝光封装生成的白光不稳定,长时间点亮光率大;其四,采用RGB三色混光生成的白光低色温,但R、G、B三种芯片光衰不一致,色温漂移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光源模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白光LED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光源模组,它包括导光板、第一LED发光单元以及第二LED发光单元。该导光板用于导光、反射和折射。该第一LED发光单元设于导光板之后,且其生成的第一光线穿过导光板。该第二LED发光单元设于导光板侧边,且其生成的第二光线经导光板反射和折射,该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合成为白光。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左、右侧边均设有第二LED发光单元。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左、右侧边的第二LED发光单元对称设置。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一LED发光单元包括蓝色芯片、金丝、YAG荧光粉以及胶水,该蓝色芯片发出蓝光激发YAG荧光粉,发射出黄光和剩余的蓝光组合成白光。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二LED发光单元为红色LED。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一LED发光单元包括蓝色芯片、金丝以及胶水,该蓝色芯片发出蓝光经金丝发射出红光。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导光板为透明板,且该透明板上开设有用于反射和折射的网点。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导光板为压克力(PMMA)板。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导光板的网点为半球型网点,且离第二LED发光单元越近的网点半径越小。
本技术方案的一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一LED发光单元与第二LED发光单元并联。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LED发光单元和第二LED发光单元采用分离方式,它们生成的光线合成为白光,因此该白光低色温效果好、显色性高。该离第二LED发光单元越近的网点半径越小,使红光均匀出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施例的LED光源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施例的LED光源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以及图2,它们分别绘示了本实施例的LED光源模组的俯视示意图以及主视示意图。一种LED光源模组,它包括导光板10、第一LED发光单元20以及第二LED发光单元30。
该导光板10用于导光、反射和折射。该导光板10为压克力透明板,它上开设有用于反射和折射的网点11,其中,该导光板10的网点为半球型网点,且离第二LED发光单元30越近的网点半径越小,也既是位于越靠边的网点半径越小,位于越中间的网点半径越大,如图1所示(导光板10中间为了附图简单化,便于读者查看,故采用省略号代替)。
该第一LED发光单元20设于导光板10之后,它生成的第一光线穿过导光板10。该第一LED发光单元20包括蓝色芯片、金丝、YAG荧光粉以及胶水,该蓝色芯片发出蓝光激发YAG荧光粉,发射出黄光和剩余的蓝光组合成白光。其中,第一LED发光单元20为现有技术,为了节省篇幅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该第二LED发光单元30包括有多个,它们对称安装于导光板10左右两侧。它们生成的第二光线经导光板10的网点11反射和折射出导光板10。该第二LED发光单元为红色LED,它包括蓝色芯片、金丝以及胶水,该蓝色芯片发出蓝光经金丝发射出红色(610nm-630nm)。其中,第二LED发光单元30为现有技术,为了节省篇幅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