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首相无弧开断的智能交流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000.1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铭;郑昕;杨明发;鲍光海;林宝全;吴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9/5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首相 无弧开断 智能 交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首相无弧开断的智能交流接触器,特别是首相无电弧开断的触头系统,属于智能交流接触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文献中对智能交流接触器已有论述,张培铭等为发明人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智能交流接触器”(专利号为ZL00214192.2)介绍了采用微处理器控制三相触头不同步的交流接触器方案,实现了三相触头电流在过零附近分断,虽然该方案成本低,性能指标好,但是该方案完全实现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零电流开断,对结构、工艺等都有一定要求,张培铭等为发明人的实用新型专利“智能型混合式交流接触器”(专利号为ZL 00242121.6)采用三个晶闸管实现交流接触器的无电弧开断,虽然该方案性能指标非常好,但是该方案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首相无弧开断的智能交流接触器,该装置既能保证三相触头中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无电弧开断,又能使另二相触头都在电流过零附近开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电磁机构控制的三相触头、电流互感器、晶闸管、单片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1)所述三相触头A、B、C中的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B的开距大于另二相触头的开距,在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二端并联一个晶闸管,在该相触头电路上套上电流传感器,以控制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打开的时刻与晶闸管导通时刻,并控制另二相触头在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打开后5ms左右打开。
上述的晶闸管为单向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
当单片机控制系统接到分断信号时,单片机控制系统对首相电流开断相的电流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并判断电流方向,然后在适当时刻断开接触器电磁机构的激磁,电磁机构断电释放带动三相触头运动,保证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在该相电流接近过零时打开,同时给并联在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二端的单向晶闸管提供触发信号,当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打开时,单向晶闸管导通,电流从触头转移到单向晶闸管,此后关断单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在电流过零时单向晶闸管关断,从而首相电流开断相电流被开断,经大约5ms左右时间,另二相触头打开,这二相触头电流也在接近过零时开断,从而保证三相触头中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无电弧开断,另二相触头少电弧能量开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控制简单,工艺方便,成本较低,能实现首相无电弧开断与另二相少电弧能量开断,具有工作可靠稳定,电寿命高,功能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相触头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
A为第一相触头;B为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C为第三相触头;G为触头弹簧;CT为电流传感器;SCR为单向晶闸管;E为电磁机构;F为单片机控制系统。
从图1、图2可知,电源的1端经第一相触头(A)接到负载(D)的4端,电源的2端穿过电流传感器(CT)再经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B)接到负载(D)的5端,单向晶闸管(SCR)的阳极与阴极分别接到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B)的二端,电源的3端经第三相触头(C)接到负载(D)的6端,电流传感器(CT)的二个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二个输入端S1、S2相接,单向晶闸管(SCR)的控制极与阴极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二个输出端S3、S4相接,单片机控制系统(F)的另二个输出端S5、S6接到电磁机构(E)的线圈二端S7、S8。
当单片机控制系统接到分断信号时,单片机控制系统对首相电流开断相的电流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并判断电流方向,然后在适当时刻断开接触器电磁机构的激磁,电磁机构断电释放带动三相触头运动,保证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在该相电流接近过零时打开,同时给并联在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二端的单向晶闸管提供触发信号,当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打开时,单向晶闸管导通,电流从触头转移到单向晶闸管,此后关断单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在电流过零时单向晶闸管关断,从而首相电流开断相电流被开断,经大约5ms左右时间,另二相触头打开,这二相触头电流也在接近过零时开断,从而保证三相触头中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无电弧开断,另二相触头少电弧能量开断。
图1、图3中,A为第一相触头;B为首相电流开断相触头;C为第三相触头;G为触头弹簧;CT为电流传感器;SSR为双向晶闸管;E为电磁机构;F为单片机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