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418.0 | 申请日: | 2007-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炜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21/08;F21V23/02;H05B35/00;F21Y101/02;F21Y1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福建省南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便携式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应用于人们野营、勘探、救灾、应急等需要照明的场合。
背景技术
现行各类便携式照明灯,包括电池、开关、电池仓、发光体安装座以及安装在发光体安装座上的微功率灯泡等;开关安装在电池仓外壁上,电池仓内的电池通过开关和电子线路向发光体供电。电池选用蓄电池的,还包括安装在电池仓外壁上的市用电源连接件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用于向蓄电池充电的固定在电池仓内的交直流转换电路。这些便携式照明灯,不足是发光体通常只是一个微功率灯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烧毁后即一片完全漆黑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搁置灯的方式单一,难于满足照明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完全漆黑现象、搁置灯的方式有多种的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A),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包括开关、电池仓、发光体安装座;开关安装在电池仓外侧壁上;电池仓内的电池两极通过开关和电子线路向发光体安装座上的发光体供电;其特征是发光体安装座中央是一微功率灯泡,以灯泡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LED发光管;一透明保护罩通过螺纹旋在发光体安装座罩上将众多发光体罩着;发光体安装座通过螺纹同电池仓的一端相连,电池仓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同底盘相连;底盘带一通孔;底部开一缝隙的松紧带盒旋在底盘上;闭合松紧带穿过底盘通孔和松紧带盒底部缝隙露到外界。
(B),A所述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其特征还在于开关分别控制微功率灯泡单独亮灭,LED发光管单独亮灭,以及微功率灯泡和LED发光管齐步亮灭。
(C),A或B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松紧带盒和透明保护罩皆同提挂笼相配接;提挂笼由透明筒及其两端固定为一体的环座和顶盖组成,侧壁带一把手,顶盖带一挂环,顶部内部安置反光镜。此反光镜有作用是使自下而上沿透明筒中心的光线在顶部转向侧面,从透明筒的侧壁透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紧凑,组合简便;
2、发光体数量多,齐灭烧毁的可能性是零;
3、点面光源相结合,光线均匀,远近照明皆宜;
4、置、戴、提、挂皆可,搁置方式可谓灵活多样。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松紧带盒,3是闭合松紧带,5是底盘,7是电池仓,9是市用电源连接件,11是LED发光管,12是发光体安装座,13是徽功率灯泡,15是透明保护罩,17是环座,19是透明筒,21是顶盖,23是挂环,25是把手,27是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多功能便携式照明灯,它有一电池仓(7),它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着底盘(5),上端通过螺纹固定着发光体安装座(12),侧壁安装着市用电源连接件(9)和开关(27)。发光体安装座(12)中央是微功率灯泡(13),圆周上分布着众多LED发光管(11),透明保护罩(15)通过螺纹固定在发光体安装座(12)上,将所有的发光体罩着。松紧带盒(1)通过螺纹同底盘(5)相固定,一闭合松紧带(3)穿过底盘(5)上的通孔和松紧带盒(1)底部的缝隙露出到外界。以上装置可以作为配戴在额部的探照灯使用。使用时,只需将松紧带箍在头上,让松紧带盒(1)底部外面同额部直接相接触。
开关(27)可以制作成滑动式的开关,对中心的微功率灯泡(13)和圆周上的LED发光管(11)分别进行单独控制和对它们的组合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备提挂笼。提挂笼的透明筒(19)底端一体地固定着环座(17),顶端一体地固定着顶盖(21),顶部内可以安置反光镜也可以不安置。顶盖上带一悬挂用的挂环(23),提挂笼侧壁上带一把手(25)。
提挂笼可以通过环座(17)同透明保护罩(15)相配接,配接方式可以是螺纹配接、卡扣配接或者彩采用其它方式配接,使两部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此时,可以正置整个装置和正挂整个装置。
提挂笼还可以通过环座(17)同松紧带盒(1)相配接,配接方式同上。此时,可以通过把手(25)横提整个装置,可以通过挂环(23)倒挂整个装置。
市用电源连接件(9)用于连接市用交流电,经整流电路向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炜,未经黄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污水养殖微藻的方法
- 下一篇:三维毛细血管网络生物芯片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