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跳健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400.0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跳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对腿部进行拉筋锻炼的弹跳健身器。
背景技术
时下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在户外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各种功能的健身器便应运而生,以配合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对身体各部份进行锻炼以达健身的功能。常见的拉筋健身器多是对身体的背部及胳膊进行锻炼,而对腿部内侧进行锻炼的健身器不多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人体腿部进行拉筋锻炼的弹跳健身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弹跳健身器,其包括一底座、一扶手杆及一伸展脚踏装置;扶手杆位于底座前方,而伸展脚踏装置包括两脚踏板、两撑杆组、两连杆及一弹性装置;两撑杆组的一端是对称于扶手杆分别枢接于底座上,另一端分别枢接两脚踏板上;而两连杆一端是分别枢接在两脚踏板上,另一端是枢接在一管套上,此管套活动套置于扶手杆上;弹性装置是位于两撑杆组之间并连接两撑杆组。
所述底座上设有枢接两支撑杆的枢接座。
所述各撑杆组是由两支杆构成。
所述撑杆组上设有复数个调整孔,弹性装置可调节的枢接在调整孔上。
所述两脚踏板下部固定有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与撑杆组枢接在一起。
所述底座为一工字形座体,其横杆中部向前延伸一“L”型支架连接扶手杆。
所述扶手杆包括一伸缩杆,伸缩杆为内外套管套接而成,通过锁固钮调整二者配合长度,内套管上端连接扶手,而外套管的下端固定于底座支架中。
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弹性缓冲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令使用者扶着扶手且站在左右脚踏板上,向下施力,左右脚踏板在使用者自身身体的重量及向下施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装置对两撑杆组限位的弹力而向两侧张开,继而带动管套沿伸缩杆向下位移;反之,取消向下的施力,左右脚踏板则在弹性装置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实现复位,如此往复运动即可实现两腿被动向两侧劈开与拼拢的动作,以此实现对腿部内侧进行锻炼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1(轴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1(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2(轴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图2(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跳健身器包括有:一底座1、一扶手组2及一伸展脚踏装置3。
底座1为一工字形座体,其横杆11中部向前延伸一“L”型支架12;
扶手杆2包括一伸缩杆21,伸缩杆21为内外套管211、212套接而成,通过锁固钮213调整二者配合长度,内套管211上端连接扶手22,而外套管212的下端固定于支架12中;当然扶手22与内套管211可一体成形;
伸展脚踏装置3包括两脚踏板31、两撑杆组32、两连杆33及一弹性装置34;各撑杆组32由两支杆321、322件构成,两撑杆组32的一端是分别通过枢接座35枢接于底座1的横杆11上,两枢接座35是对称的位于支架12的两侧,而另一端是分别枢接在踏板支架36上,踏板支架36上部固定脚踏板31;两连杆33的一端是分别枢接在脚踏板31内侧前部,另一端是枢接在一管套37两侧,此管套37是活动套置于伸缩杆21上;两脚踏板31通过连杆33连接于管套37以达两脚踏板31同步运动,一弹性装置34是位于两撑杆组32之间,并通过连接座38枢接在内侧支杆321的调整孔3211上,另在各内侧支杆321上设有多个调整孔3211,以便因应力度需要而调整弹性装置34在两撑杆组32之间的上下位置。
配合图3、4、5、6所示,具体实施时,根据使用者身体的高低,伸缩杆21调整内外套211、212确定扶手22的位置后,由锁固钮213定位锁固,之后,使用者扶着扶手22且站在左右脚踏板31上,向下施力,左右脚踏板31在使用者自身身体的重量及向下施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装置34对两撑杆组32限位的弹力而向两侧张开,继而带动管套37沿伸缩杆21向下位移;反之,取消向下的施力,左右脚踏板31则在弹性装置3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实现复位,如此往复运动即可实现两腿被动向两侧劈开与拼拢的动作,以此实现对腿部内侧进行锻炼的功能;另外,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弹性装置34在撑杆组32的上下位置,以确定向下施力的强弱,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于底座1两侧各设有弹性缓冲件13,可防止使用者因施力过大令脚踏板31撞击底座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