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包与拉杆的结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396.8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昌;蔡顺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昌;蔡顺鑫 |
主分类号: | A45C13/38 | 分类号: | A45C13/38;A45C13/26;A45F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甲***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包 拉杆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背包,在此专指一种带拉杆的背包,与背包与拉杆的结合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为减轻长久背负背包的不适感,可以选择具拖车的背包,该等背包具体结构便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81040号『背包』所示般,其主要于背包的底部设有若干可支撑背包的滑轮,并于背面两侧各设有一背带,然后在两背带间装设可伸缩的拉杆,纵观该等于背包直接安装滑轮及拉杆的结构,其并不利于背包单独大量缝纫生产制造外,且由于拉杆不易由背包分离,而坚硬的拉杆是突出背包背面,导致在背负该背包时有应力集中的问题,会造成背部极大的不适感,致无法长久背负使用。
因此便有人开发出将背包分离的安装于拖车上的结构,制造者一一将背包及拖车分别制造出来,然后才将背包安装于拖车上,以降低上述技术的整体成本,同时使拖车可分开保管,以更方便的弹性使用背包,可是仍然不能克服于背负拖车及背包时,其拉杆会集中应力的造成人背部不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分别制作背包及拖车,以及确保人在背负时,其坚硬的拉杆不会造成人背部的不适,当为众多使用者及制造者所殷切企盼。
本设计人乃基于该等诉求点,积极努力研究,经多次试验与改良,终于发展出确具实用功效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包与拉杆的结合结构,使背包与拉杆的拆装更为方便,以及背负时,其坚硬的拉杆不会造成人背部不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背包与拉杆的结合结构,背包于背面间隔的设有两背带,且于背包背面组设有一后片;后片面积小于背包背面,装置于背包背面及两背带之间,后片一侧固定于背包背面一侧,该后片另侧设有魔术粘,而背包另侧亦设有与之相对应的魔术粘,使后片另侧魔术粘组固于背包背面另侧魔术粘,后片与背包两侧间形成一上下透空区域,拖车拉杆贯穿该上下透空区域,构成拖车与背包结合的相容界面,使后片中介于人背部及拉杆之间。
上述后片内部设有缓冲体,此缓冲体恰相对中介人背部与拉杆之间。
上述后片底端设有挡片,挡片突出后片底端,该后片恰能中介于人背部与拖车滑轮之间。
上述挡片内面底缘设有第三魔术粘,而后片亦于内面设有相对应的第三魔术粘,挡片对折于后片内面,并以该第三魔术粘定位。
上述挡片内部具有收纳空间,并于挡片内面顶缘设有一贯通内外的开口,此开口设有拉链。
上述挡片底缘在相对拖车轮座遮覆位置缝设有车线,该挡片展开突出于后片底端时,其收纳空间恰为拖车轮座所遮覆。
上述背包背面相对后片遮覆的位置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内袋。
上述背包于顶端另设有提带,而两背带是由上背带及下带所组成;两上背带是分别设在背包背面顶端且位于提带两侧,此两上背带自由端设有母扣;而两下背带是固定于背包两侧底缘,此两下背带自由端则设有公扣,令该两两对应的上、下背带能各以母扣、公扣扣结,以形成两背带。
上述背包另于两侧面底部各设有一开口朝上的侧袋,下背带分离式置入该侧袋。
上述背包于顶端另设有提带,而两背带是由上背带及下带所组成;两上背带是分别设在背包背面顶端且位于提带两侧,此两上背带自由端则设有公扣;两下背带是固定于背包两侧底缘,此两下背带自由端则设有母扣,令该两两对应的上、下背带能各以公扣、母扣扣结,用以形成两背带而提供吾人两肩分别背负。
上述拖车具有一底框架,底框架顶面形成一平台,并设有第一魔术粘,此底框架在背面的部位向上竖设有伸缩拉杆,且于拉杆座顶缘固设有一靠板,靠板设有第二魔术粘,而底框架在底端近背面两侧向下延设有轮座,此两轮座则分别枢设有滑轮,底框架另在底端近前面的位置间隔的设有脚架;背包底面设有第一魔术粘,背包底面能离合于底框架第一魔术粘,而背包背面在相对靠板的位置设有第二魔术粘,令背包背面定位于靠板所设置的第二魔术粘。
上述拉杆座外周包覆有泡棉。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于背包背面安装一活动后片的技术,据以使拖车容易由背包背面进行拆装。主要是背包背面组设有后片,后片一侧固定于背包相对一侧,另侧则以魔术粘离合于背包相对的另侧,使后片与背包间形成一上下透空的区域,拖车拉杆贯穿该上下透空区域,离合该魔术粘,拖车的拉杆能方便的安装于此区域,此外于后片上设有缓冲体,此缓冲体恰相对中介人背部与拉杆之间,在背负该已安装拖车的背包时,人背部不接触坚硬的拉杆,大大改善了人背部背负时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相关结构关系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昌;蔡顺鑫,未经陈永昌;蔡顺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太阳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接入网的新型气送微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