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板的慢落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085.1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湘冀 |
主分类号: | A47K13/12 | 分类号: | A47K1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22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板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坐便器都配有一个俗称为坐圈的下翻板和一个俗称为上盖的上翻板。这两个翻板的后端均通过转轴铰接坐便器本体后上方的固定支架。当下翻板向下落时,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翻板会撞击坐便器本体;而当上翻板向下落时会撞击下翻板。为此人们设想在铰接轴处增加转动阻尼器,减缓翻板下落时的冲击。但是转动阻尼器也会减缓这两个翻板向上掀起的速度;这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在手提电脑和折叠式手机上,通常将液晶显示屏安装在称为上盖的翻板上。这种情况下也希望其翻板能快速掀起而慢速盖合,以减小翻板盖合时对液晶显示屏的冲击。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门扇上,也常常希望作为翻板的门扇能快速打开而慢速闭合。现有的转动阻尼器同样不能满足对上述转动的阻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翻板的慢落机构,它可在翻板下落时起阻尼作用减缓冲击,而在翻板掀起时没有阻尼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翻板的慢落机构,设有转轴和支撑该转轴的铰接座;所述的铰接座为底端封闭的筒体;铰接座内设一个沿铰接座轴线移动的活塞,该活塞将铰接座内的空间划分为充有液体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活塞上位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一个单向阻尼阀;该活塞与转轴的一端成螺纹连接;铰接座开口处安装端盖,转轴的另一端从端盖中央的轴孔引出铰接座。向一个方向转动转轴,活塞沿铰接座的轴线移动使第一腔室的体积减小而第二腔室的体积增大,第一腔室内的液体经单向阻尼阀进入第二腔室;反向转动转轴,活塞沿铰接座的轴线反向移动,使第一腔室的体积增大而第二腔室的体积减小,第二腔室内的液体经单向阻尼阀进入第一腔室。由于单向阻尼阀具有顺向开放而反向阻尼的特性,所以转轴在两种方向的转动中有一个方向的转动没有阻力,另一个方向的转动受到阻尼而减缓。使用转轴转动受到阻尼而减缓的方向作为翻板下落的方向,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活塞为底端封闭的筒体;活塞的侧壁外周设导向凸棱与铰接座侧壁内表面的导向凹槽相配合;活塞侧壁内表面设内螺纹与转轴内端的外螺纹配合。利用活塞的内、外侧壁实现转动到移动的转换,这种配合结构易于加工制造。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单向阻尼阀包括设在活塞底端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阀孔和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移动的阀杆以及安装在阀杆上且可遮盖阀孔的阀片。利用活塞构造单向阻尼阀,可减少单向阻尼阀的零件数量,降低成本。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活塞底端上面向阀片的一侧设有从阀孔引伸到边缘的泄流槽。调整泄流槽的截面大小,就可调整阻尼效应的强弱,从而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特别是:所述的阀杆上设有一个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强制泄流阀。利用该强制泄流阀,可实现在阻尼状态强制允许转轴快速转动,满足特别情况下的特殊需要。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阀杆内沿移动轴线设一个贯通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小孔段为强制泄流阀的阀孔,大孔段内安装一个封闭阀孔的阀塞、一个螺旋弹簧和一个管形尾座,螺旋弹簧安装在活塞与尾座之间。
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活塞外周面设环槽安装封闭活塞与铰接座之间间隙的密封圈。此密封圈阻止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泄漏,确保单向阻尼阀的作用有效性。
在推荐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转轴伸入铰接座的部分设有凸肩,该凸肩外周面设环槽安装封闭凸肩与铰接座之间间隙的密封圈。此密封圈阻止了铰接座内的气体或液体通过转轴与端盖的轴孔之间的间隙向外泄漏,进一步确保单向阻尼阀的作用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湘冀,未经王湘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