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刮卡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6252.0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1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隐彪;柯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值卡 密码 涂层 刮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刮去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密码涂层,又称刮刮膜,是一种新型、可刮、多种防伪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刮刮卡密码覆盖材料,适用于电话卡、充值卡、游戏卡、储值卡等各种密码刮刮卡的密码覆盖。具备覆盖密码安全性,防透光、防伪造、防盗码、一次性使用、保密性强。
手机充值卡充值是市面上通用的一种手机充值方式。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6年全国手机用户总量达4.4亿户左右,手机普及率达到33%。讫今为止,绝大部分的手机用户的充值方式仍然以手机充值卡充值为主。然而目前在手机充值卡充值时,要刮去充值卡表面密码涂层时却没有快捷方便的办法,通常是采用手指甲或用尖锐物体刮除的方式,这样既不卫生也不方便。因此,寻求方便快捷的密码涂层刮卡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03209080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用于遮盖保密信息的全息热烫印覆盖膜带及其具有该膜带的卡。该卡设有卡本体,卡本体上设有保密信息区域,所述覆盖膜带通过烫印胶层粘接覆盖在卡上的保密信息区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尚无可方便快捷刮除手机充值卡上的密码涂层器具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快捷刮除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的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刮卡机。
本实用新型设有左壳体、右壳体、左支架组、右支架组、左滚轴组、右滚轴组、摩擦轮组、刀片、挡板、弹簧、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
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设有用于插入手机充值卡的槽,左支架组固定在左壳体内侧,右支架组固定在右壳体内侧,左支架组设有至少3个支架,右支架组设有至少3个支架;左滚轴组设至少3根滚轴,右滚轴组设至少3根滚轴,左滚轴组设置在左支架组中,可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右滚轴组设置在右支架组中,可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摩擦轮组至少设3个滚轮,摩擦轮组固定在左滚轴组上;刀片和挡板分别固定在左壳体内侧;弹簧设在挡板中;左弹簧片固定在左壳体内侧,右弹簧片固定在右壳体内侧。
使用时,先根据手机充值卡的厚度,利用弹簧片上的螺钉,调整好弹簧片的高度,以便确定好左右壳体相配合后的距离,进而以此来确定分别装配在左右壳体上的左右滚轴组的间距,并要调整好刀片的高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可刮多种不同类型的手机充值卡。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不同版本的手机充值卡,如中国移动通讯的刮刮通、IP充值卡,中国联通的自由充,中国电讯的易付卡等。而这些不同种类的充值卡的厚度以及密码涂层在充值卡表面的位置和长度、宽度都不尽相同。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调整弹簧片组的高度来调节滚轴组的间距,以此来适应不同类型充值卡的厚度;可根据调节挡板的前后位置,来满足不同类型充值卡密码涂层的长度不一样的要求。此外,较宽的刀片宽度可满足不同类型充值卡密码涂层位置和宽度不一样的要求。
2.可有效地刮去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手机充值卡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外力的推动下,沿着滚轴前行时,在差动摩擦轮组的作用下将被拉紧,并与刀片有效接触,因此有利于刀片工作。而且,在拔出充值卡时,刀片反向工作,可确保充值卡密码涂层充分被刮去。
3.方便快捷。当需要刮去密码涂层时,只需将手机充值卡插入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在刮卡机中的刀片自动将手机充值卡上的涂层刮掉,从而实现机械化刮去手机充值卡涂层的目的,进而省去了用户在刮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时,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工具刮去密码涂层或只能用指甲来刮的尴尬和无奈。
由此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快捷地刮去手机充值卡密码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当手机充值卡未接触刀片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当手机充值卡接触刀片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左壳体11、右壳体12、左支架组(211~213)、右支架组(221~223)、摩擦轮组(31~33)、左滚轴组(411~413)、右滚轴组(421~423)、刀片5、左弹簧片61、右弹簧片62、螺钉7、挡板8和弹簧9。在图1中,在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之间设有凹槽13,凹槽13用于插入手机充值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