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养式栽培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106.6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绿色家园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9/00;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330009江西省南昌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养 栽培 容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养式栽培容器。
二、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是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城市植被,调节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行之有效的绿化方法。一些发达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以至这些国家的屋顶绿化技术发展较快。
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是两个概念,屋顶绿化通常指不能上人的屋顶进行植被种植,屋顶绿化只是为了防晒隔热,增加城市植被。屋顶花园是在植被种植的同时,配置一些园林景观小品,和人的活动空间,供人们在屋顶休闲。
现在屋顶绿化的常规做法是在屋顶的防水层的基础上,做隔离层将种植层与屋顶分开,以防水分和根须对屋顶的侵蚀,再设置疏水层,然后复土、种植。目前的技术集中在隔离层的材料、防水防根的技术、为减轻容重对种植基质和植被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上。
由此可见屋顶绿化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屋顶的承重、管养、持久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养式栽培容器,该容器可解决屋顶的承重、管养、持久等问题。该技术是这样完成的:它包括蓄水池、种植层,蓄水池内置浸湿层,浸湿层上设置种植层,浸湿层和种植层之间设有中间层,蓄水池上设置接水板,蓄水池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即本实用新型由多个连为一体或叠加的容器与一个蓄水池和蓄水池上的接水板以及水位控制器等组合完成的。其工作原理是,蓄水池通过往外飘的接水板尽可能的承接自然雨水进行储存,蓄水池里的第一个盛满土壤的容器也叫浸湿层,其下半部分浸湿在水中,上半部分高于水面形成湿地,上面叠加的容器里的土壤可依靠土壤毛管作用将水往上提升,植物根须也会自动向下延伸寻找水源。这一设计,模拟了自然大地的生态模式:地下水通过毛管作用将土壤湿润,植物的根须在地下延伸寻找水源。在叠加的容器中,最上面的容器称种植层,作用是稳定植物和稳定植物最上面的根须,在需离开下面的中间层时植物不会受太大的损伤。种植层与浸湿层之间的称中间层。根据植物的大小、特性,选择中间层的层数,层数越多养分转换过程的面积越大,自给的肥力也越多,视植物的种类、大小而定。接水板还可承接植物凋落物使之进入蓄水池中,凋落物在水的作用下形成腐植质并溶解在水中,随水一起上升进入土壤中。为控制蓄水池的容量以减轻屋顶的荷载,在蓄水池内设置水位感应器,或在容器内设置土壤干湿感应器,需水时自动启动电磁阀供水,待蓄水盆内的水位升到一定高度,或土壤湿润到一定程度时,电磁阀自动关闭。这一组合的栽培容器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水分、养分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
中间层的设置为更新土壤提供了便利,如植物因缺乏养分表现不佳时,可将种植层与中间层分离,不动种植层,将中间层的老土壤倒出换上新土壤,再将种植层放回即可。由于种植层内周边的根须没有受到损伤,植物在新的土壤里能向下迅速长出新根。
蓄水池和组合容器的造型,可做成连贯性的长形,也可做成圆形。材质可选择重型的也可选择轻型的。视放置地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如需放置在屋顶上,应根据屋顶的荷载量进行确定,荷载量低的屋顶,植物容器和蓄水盆可用轻质材料如塑料做成,容器叠加组合由大到小,使土壤形成一定高度,便于植物根须有向下延伸的空间又能减轻单位面积的容重。还可利用植物冠幅减少容器,一般冠幅面积是种植容器面积的5-8倍,如结合应用藤本植物,用藤本植物向四周攀爬蔓延的特性来减少屋顶的栽培容器,更能减轻屋面的荷载,成本也随之降低。应用藤本植物时可架设藤架或藤网。在荷载量大的屋顶或露台,蓄水池和浸湿层可直接在屋面用混凝土筑成,并可做成长条形、曲线形。如余下的荷载有限,可在浸湿层上面放置分体的中间层和花盆,以减轻荷载。
上述技术的实现,可降低屋顶绿化或庭院家庭绿化养花的养护强度和养护成本以及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使盆栽种植技术简单化、直观化,看到水位降到盆底既预示容器中快缺水了。
自养式栽培容器能有效解决屋顶绿化的防根防水问题。如蓄水池的材料选择是塑料的,塑料就是很好的防根防水材料。如选择的材料是混凝土,可将蓄水池架空,因面积小,如有渗漏现象能迅速找到渗漏点,可得到及时排除。
自养式栽培容器对屋顶绿化而言是栽培容器相对屋面的局部处理,利用植物的冠幅将屋面覆盖,是以点带面的屋顶绿化形式。这种点式的栽培容器还能有效的解决屋顶绿化后的屋面翻修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绿色家园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绿色家园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