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合式公、母连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4599.1 | 申请日: | 200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盈仲;包中南;洪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13/11;H01R13/04;H01R13/42;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整合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接头,尤指整合式公、母连接头。
背景技术
连接器(Connector)是泛指所有用在电子信号与电源上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连接器是所有信号间的桥梁,其质量良莠不仅影响电流与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亦会牵动整个电子机器的运作质量。
而有关于计算机连接器方面一般可分类为I/O(Input/Output)与互相连接(Interconnection)这两大类,其中I/O类用于计算机主系统与接口设备如鼠标、显示器、键盘、列表机、绘图机及网络系统间的信号传输使用。相关产品有圆型连接器、角型连接器、同轴连接器等。而互相连接(Interconnection)类则应用在主系统与接口设备内,为电子零件的装载与各系统内各模块间电器信号的连接,相关产品有集成电路插座、板缘连接器、扁平式电缆线等等。
在连接器中,除了传输例如控制信号以外,也可传输电源,使得电子装置得以被启动,而处理上述控制信号。只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控制信号、电源都是利用不同的连接头作传输,然而这种做法不但占空间,也因分别制作而有较高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整合式公、母连接头,其借着在连接头本体中设置容纳信号、电源的空间、以及在此空间中设置相对端子,使得公、母连接头彼此连接时,各自所属的信号端子、电源端子则会互相电性连接,而在单一连接头中传输信号与电源。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整合式公、母连接头主要整合了信号、电源在单一连接器中。母连接头主要包含立方矩形本体、设置在本体内部且均为L字型的多个信号端子信道、多个电源端子通道、以及被分别收容在上述通道中的多个信号端子、多个电源端子。公连接头主要包含立方矩形本体、设置在本体内部且为I字型的多个信号端子信道、多个电源端子通道、以及被分别收容在上述通道中的多个信号端子、多个电源端子。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其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整合式母接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信号端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的示意图;
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整合式公接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信号端子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的示意图。
图中,
3 整合式母连接头 10 立方矩形本体
16 信号端子 16a 叉状连接部
16b 中空环信号连接部 14b 第一信号端子开口
14a 第二信号端子开口 18 电源端子
18a 片状夹合式连接部 18b 中空环电源连接部
12b 第一电源端子开口 12a 第二电源端子开口
5 整合式公连接头 20 立方矩形本体
26 信号端子 26a 尖状连接部
26b 中空环信号连接部 24b 第一信号端子开口
24a 第二信号端子开 28 电源端子
28a 扁宽状连接部 28b 中空环电源连接部
22a 第一电源端子开 22b 第二电源端子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主要是由整合式母接头3(图1A~1B所示)、整合式公接头5(图4A~4B所示)所组成。底下,将分别描述整合式母接头3、整合式公接头5的结构,以及彼此如何结合。
请参阅图1A~1B,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整合式母接头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整合式母连接头3包含立方矩形本体10、被收容在立方矩形本体10中的多个信号端子16、多个电源端子18。在多个信号端子16、多个电源端子18中,彼此最接近的一排端子18、16的间隔大约2~4mm。
在立方矩形本体10的内部中,分别具有大致为L字型的多个信号端子信道(收容多个信号端子16)、多个电源端子通道(收容多个电源端子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插座
- 下一篇:绕线打把机中的绕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