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捆物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543.6 | 申请日: | 200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万;萧可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万;萧可钦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捆物器,特别是指一种卷轴是由可分离卷轴构件所组成,可方便装、卸捆物带,并使捆物带的应用领域更宽广的捆物器。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已知的捆物器1a是用于拉紧固定端分别以定位件14a、16a(如:勾或环)固设于牢固支撑物(如:车辆周围的挂钩),且连结端在绕过承载物(图中未示)后分别设置在其上的上、下捆物带10a、12a,其中包括:二棘轮2a,设有一孔21a;及一卷轴3a,设于二棘轮2a的孔21a,设有一缝隙31a;该上捆物带10a的连结端穿过缝隙31a并持续拉出多余部份以捆紧承载物;及一上架体4a,概呈U型,其开口端可摆动地固设于二棘轮2a外的卷轴3a,其末端为一扳动部43a,可方便摆动上架体4a;及一下架体5a,概呈U型,其开口端可摆动地固设于二棘轮2a内的卷轴3a,其末端为一固定件53a,可供设置下捆物带12a;及一上扣持机构6a,其中包括:一上止挡61a,概呈U型,可前、后移动地设于上架体4a中段;其向前移动后,开口端二侧分别卡扣于二棘轮2a上以避免棘轮2a逆转;及一弹簧63a,设于上止档61a上,可推动上止档61a前进以卡扣于二棘轮2a;及一支撑件65a,设于弹簧63a后方的上架体4a,用于支撑弹簧63a;及一下扣持机构7a,其中包括:一下止挡71a,概呈U型,可前、后移动地设于下架体5a中段;其向前移动后,开口端二侧分别卡扣于二棘轮2a上以避免棘轮2a逆转;及一弹簧73a,设于下止档71a上,可推动下止档71a前进以卡扣于二棘轮2a;及一支撑件75a,设于弹簧73a后方的下架体5a,用于支撑弹簧73a;使用时,重复摆动上、下架体4a、5a,由其力臂作用,以数倍于人力的力量拉紧上、下捆物带10a、12a,使承载物可确实地被固定,不虞滑动、掉落。
捆物器在固定承载物时担任极重要的角色,但是为了让捆物带10a穿过狭窄的卷轴3a缝隙31a,捆物带10a的连结端不可设有定位件,因此限制了捆物带10a的适用范围。另外,因为承载物的体积与形状呈多样的,故捆物带一般皆预设有较长的长度,使得捆物带10a的连结端在穿过狭窄的卷轴3a缝隙31a后,需再拉出多余的长度,相当耗费时间。于卸载时,拉开上、下止档61a、71a,令卷轴3a可逆转,捆物带即可松捆,但此时需将捆物带10a从卷轴3a缝隙31a内拉出,又要花费若干时间。非常的不经济,也不方便。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究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进,终于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装、卸捆物带的捆物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捆物带的适用领域更宽广的捆物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捆物器,该捆物器用于拉紧捆物带,其中包括:二棘轮;一卷轴,设于该二棘轮上;一上架体,可摆动地设于该二棘轮外侧;一下架体,可摆动地设于该二棘轮内侧;一上扣持机构,设于该上架体上,避免该棘轮逆转;一下扣持机构,设于该上架体上,避免该棘轮逆转;其中:棘轮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外凸起以作为上、下架体的摆动中心,且其上设有复数个孔;该卷轴由复数个卷轴构件所组成,该复数个卷轴构件分别设于该二棘轮的复数个孔上,其中至少一个卷轴构件可自卷轴中取出。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捆物器,可使捆物带在装、卸时,不需穿过卷轴缝隙,以节省工作时间,达到快速装、卸捆物带及使捆物带的适用领域更宽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轮与卷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轴第二实施例的棘轮与卷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棘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已知捆物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捆物器 10...............上捆物带
12...............下捆物带 14...............定位件
2,2b,2c....棘轮 20a,20b...棘轮
21...............孔 22...............孔
23,23c......内凸起 25,25c....外凸起
27...............支撑架 29...............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万;萧可钦,未经刘光万;萧可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铝熟料窑窑尾收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