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森林灭火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126.1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兰学文;黄文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学文 |
主分类号: | F42B12/46 | 分类号: | F42B12/46;F42B12/72;F41F7/00;A62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0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森林 灭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扑灭森林火灾的森林灭火弹,属于森林消防器材。
背景技术
目前,森林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空中撤水、空中撒灭火粉、消防车、高压风机和人工扑救的方式,他们共同的缺点是不能靠近火场扑救火灾。如果森林火势太大,火场中心缺少氧气,而空中撒水时反而给火势增氧助燃。空中撒灭火粉时,离火源较远而容易错过灭火时机。消防车扑救森林火灾时只能在森林有道路的地方停留救火,因森林大火的不固定性,消防车很难适应森林火灾的需要。高压风机和森林消防人员救火只能在靠近火灾现场扑救余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扑救森林火灾,且能安全、及时、快速的扑灭森林火灾的森林灭火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森林灭火弹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该森林灭火弹由手柄管和固定于手柄管一端的弹头构成,弹头内充装灭火粉,在灭火粉中部设有充装火爆药的火爆药室,一端通入火爆药室、另一端穿出弹头壳体通入手柄管设有引芯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森林灭火弹的手提式发射筒,该发射筒由发射管和喷放管经连接套固套连接构成,喷放管外端设有扩散管,击发手柄固定于喷放管,电极与其连接外罩和绝缘套固套连接于发射管上,前把手固定设置于发射管上。
面对现实,本实用新型提供上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消防人员伤亡的森林灭火弹。如果想有效的扑救森林大火,只有把灭火材料投送到火灾中心才能达到扑救森林火灾的目的。该森林灭火弹不仅能远距离把灭火弹安全地投送到森林火灾中心,而且全面保证了扑救森林火灾“瞬间止氧”“冲击波”“灭火材料”在森林火灾中心灭火的三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把森林灭火弹用手提式发射筒发射或消防人员把森林灭火弹直接抛投到火灾中心,采用爆破的形式将灭火弹中的灭火粉瞬间大面积冲击到火场中心,扑火迅速、威力强劲,能适用各种森林火情。因森林火灾的不固定性,使扑救森林火灾的难度加大,而本实用新型对森林消防人员难以靠近的森林火灾、地势险峻、山高坡陡的森林火情,都能远距离的控制和扑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环保无污染物质、无金属物质、携带方便、安全有效、易于大大面积推广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森林灭火弹的两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发射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发射筒发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A1-上罩,A2-灭火粉,A3-衬套,A4-火爆药室,A5-火爆药,A6-引芯管,A7-下罩,A8-火药室,A9-火药,A 10-引火药,A11-拉线,A12-手柄管,A13-保险帽,A14-拉线环。
图2中,B1-上罩,B2-灭火粉,B3-衬套,B4-火爆药室,B5-火爆药,B6-引芯管,B7-下罩,B8-助推火药,B9-助推管,B10-保险帽。
图3中,C1-托架套,C2-前把手,C3-发射管,C4-绝缘套,C5-连接套,C6-喷放管,C7-护套,C8-扩散套,C9-击发手柄,C10-电极,C11-连接外罩。
图4中,D1-托板,D2-旋转套,D3-旋转手钮,D4-升降杆,D5-坚固手钮,D6-固定套,D7-支腿,D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学文,未经兰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冰机的电力控制架构
- 下一篇:一种超低型轮式滑移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