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真空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688.0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玉佩 |
主分类号: | F16K99/00 | 分类号: | F16K99/00;B22D27/15;B29C43/56;B29C44/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学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延长模具机械使用寿命、节省模具成本、增进产品制成良率及美观性,并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模具真空阀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模具机械依据成型方式的不同,大致上可分为铸造模具、射出模具、发泡模具、吹气模具...等等,上述模具的共同点都是在内部凹设有模穴,再将原料(例如金属液、橡塑胶胶料或其他液态原料)倒注入模穴内,在适当成型条件下,便可在模穴内成型出具有预定外观形状的成品,然而,在模具的实务操作上,原料并非能够很顺利地能到达模穴内各个角落,此涉及到模具机械本身的材质、温度及压力,原料的材质特性及流动性,原料进入模穴后产生的冷料问题,以及模穴形状特别复杂难以到达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成品的成型品质,为使原料能顺利到达模穴内部每一个角落,业者通常会在模具内增加装设一真空装置,利用真空装置对模穴进行吹吸气作业,借此辅助原料能顺利地进入模穴内完成模制作业。
参见图1,一般的模具装置10主要包含有一个上模座11、一个下模座12、一组真空阀13及一组顶出单元14,上模座11与下模座12可上下对合,在对合面处凹设形成有一个具有预定形状的模穴101,上模座11内部一侧凹设有一个与模穴101前端相连通的进料口111,原料1由进料口111注入便可直接到达模穴101内,该真空阀13设置在下模座12内部的一侧处,其内部设有一个与模穴101末端相连通的通气流道131,而外部设有数条连接至一真空装置的通气管路132,真空阀13利用真空装置所产生的真空,透过通气流道131可对模穴101进行吸气作业,如此位于进料口111处的原料1便能快速地被吸引到达模穴101末端,进而充填整个模穴101各个角落,接著就开始进行模制作业,该顶出单元14具有一个活动设置在下模座12下方处的活动座141、以及多根下端埋设在活动座141内的顶针142,每一根顶针142都向上穿过下模座12内部,其上端刚好伸及到达模穴101的内壁表面,等待原料1在模穴101内模制作业完成而成型出最终成品后,使上、下模座11、12打开,活动座141上移带动全部顶针142对模穴101内的成品向上顶出,如此就能达到快速取模的操作。
上述模具装置10使用真空阀13确实具有帮助入料成型的效果,然而在模造作业上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该真空阀13虽然对原料1具有吸引进料的效果,但是由于真空阀13是设置在模穴101的最末端处,如果遇到中间形状极为复杂、分布路径广阔或是死角众多的模穴101,原料1还是会有无法到达的地方,此时业者会采取对原料1增加灌注压力的方式,来迫使原料1被压出至更远的位置,但是如此一来,上、下模座11、12因为内部充填压力过大,往往会被挤爆而撑开来,在合模处会形成缝隙,导致成品表面处产生大量的毛边,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性,而且如果内部压力过大,上、下模座11、12极容易变形而难以开模,造成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更严重者甚至会损坏模具而无法再度使用,业者为了解决模具损坏的问题,会选用高强度的金属材质制成模具,此又面临模具成本大幅提高,降低经济效益的问题,另外,也有业者采用减少模穴101数目的手段,使原本单一模具设置多组成品模穴的数量减少,让原料1的流动路程得以缩短,原料1便能顺利达到充填整个模穴101的效果,但是如此一来,模具每单次成型的成品数量就会减少,将导致产能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延长模具机械使用寿命、节省模具成本、增进产品合格率及美观性,并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模具真空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真空阀装置,包含有一组模具单元及至少一组顶针单元,其中:该模具单元具有一模座及一真空阀组,该模座在表面预定处凹设一模穴,真空阀组内部对应模穴位置处设有一共同气室,模座在模穴难以进料成型的位置处至少穿设有一朝向共同气室的针阀孔,该顶针单元具有一根套设在针阀孔内且与真空阀组相接连的顶针管、以及一个设置在顶针管头端处能够作张开闭合作业的通气端子,该顶针管内部穿设有一与共同气室相连通的中孔,该通气端子伸及到达模穴的内壁表面,其外部至少形成有一与中孔相连通的间隙,依据真空阀组对共同气室的吹吸气作业会令通气端子产生位置移动变化,使通气端子在闭合状态下维持在一极小间隙,直接对模穴难以成型的部位进行吸气进料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玉佩,未经何玉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的电动机定子铁芯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