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657.5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9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忆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10 | 分类号: | H01R24/10;H01R13/11;H01R13/4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较小尺寸的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高速网路传输资讯与资料已是必然。然而,虽有完善的网路规划与设备,却仍不足以确保网路传输的品质与效率。故如何确保网路资料与资讯传输品质即成为现今网路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般而言,实际的通信路径是由传输媒体、连接器等构成,而传输媒体则可为双绞线(twisted pair)、同轴电缆(coaxialcable)、光纤(optical fiber)或微波(microwave)之类。
基于线路耦接的需要,作为信号线间耦合用的连接器便成为重要的组件之一,在此,连接器可制作成多种不同的型式,以满足多种传输媒体的需求,例如介面卡连接器、网路线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电话线连接器以及光纤连接器等。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是将数个连接器整齐排列,以配线架的方式设置于墙角处,并与网路线相连,而连接器的型态常制作为母接头的型式,以方便信号线连接;当一设备需与网路相连时,设备的信号线接头则制作为公接头的型态,并与连接器耦接,便可完成信号线耦接的工作。
由于科技不断地进步,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技术也不断地提升,轻、薄、短、小亦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制造商所不断努力的目标,因此,电连接器的尺寸亦需随之缩小,如此才会符合时下流行的趋势与经济的脉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此电连接器的各端子容置槽中分别具有一接触端子,如此,可节省端子的运动空间,进而达到缩小电连接器的尺寸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多个接触端子;此绝缘本体具有多个端子容置槽,多个接触端子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容置槽中,其中各接触端子的一端是固定于端子容置槽中,且另一端定义出具有弹性的一力臂。
所述电连接器,其中,该接触端子具有一固定端,以借由固定端固定于端子容置槽中。
所述电连接器,其中,该接触端子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片所组成。
所述电连接器,其中,该力臂为一V型结构。
所述电连接器,其中,还包括多个导电片,分别设置于端子容置槽中相对于接触端子固定的一侧,更进一步而言,此电连接器还包括多个接触端点,分别设置于端子容置槽中的导电片上。
所述电连接器,其中,还包括多个接触端点,分别设置于端子容置槽中相对于接触端子固定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是于绝缘本体的各端子容置槽中分别设置一接触端子,如此,可节省接触端子的运动空间,进而缩小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是属于一母连接器,其适于与一公连接器200电性连接。此电连接器100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110以及多个接触端子120。
绝缘本体110通常是由塑料所组成,且其形成有多个实质上开口方向相互平行的端子容置槽112,使接触端子120可容置于其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各端子容置槽112中分别设置有一接触端子120,而各接触端子120的一端为固定端122,且另一端则定义出具有弹性的一力臂124。接触端子120是借由固定端122而固定于端子容置槽112中,且其可利用焊接或是嵌入的方式固定于端子容置槽112中。此外,当公连接器200插置于电连接器100中时,接触端子120的力臂124即会与公连接器200的接点相接触导通,以传递讯号。在此实施例中,力臂124是呈一V型结构,如图1所示则是以V型的尖端抵触于公连接器200的接点,使二者构成电性连接。一般而言,接触端子120通常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片所组成,是以公连接器200插置于连接器100时,将沿着前述V型的其中一翼自动导正并抵触V型的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