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559.1 | 申请日: | 200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美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美桦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除 气管 套管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简称全喉套管)。
2、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上使用的全喉套管为:不带内管的气管套管,由弧形弯管及一端的固定片组成,固定片上有系绳的孔。目的是开放呼吸通道,这种弧度较长(通常超过4cm)和弧半径固定的气管套管,经气管造瘘口放入患者气管后,其深入气管内的部分不能完全适合每个患者不同的气管弧度及弧半径,套管在气管内经常触碰到气管粘膜,常因病人体位改变或咳嗽等原因而撞击并损伤气管粘膜和管壁,造成气管溃疡、出血、感染等,引起患者的痛苦。另外,该套管开口直接开放于环境中,易被污染,易吸入异物,而且缺失了喉的屏气作用、鼻的空气湿化作用,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方式带来不利影响。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是由气管套环、过滤湿化钮和固定敷贴组成,气管套环是一个长约5-18mm的无弧度的环状结构,其尾部短而略细插在固定敷贴中间带环形固定齿的环形片中间,气管套环的头部近体外侧设置有4个固定突齿片,4个固定突齿片与环形片的固定齿旋接在一起;过滤湿化钮由粗孔网、过滤吸湿材料层和固定盖组成,粗孔网将过滤吸湿材料层固定在固定盖之中,固定盖的外圆上设置有固定齿,固定齿与气管套环顶端略粗的头部并带有一个环形的内槽和两个齿口相旋接,将过滤湿化钮固定在气管套环顶端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创制了以开放气管造瘘口为目的的“短而直”的“气管套环”,无深入气管内的部分,按放在颈部气管造瘘口处,既满足了全喉切除后需要开放呼吸通道,防止气管造瘘口闭塞,又避免了原有气管套管的弧度不能适应不同患者气管弧度,引起气管粘膜损伤的弊端。
2)过滤装置及湿化装置(过滤湿化钮)为喉缺失者,提供了一种近似于鼻的功能,使患者能因此吸入干净、湿润的空气。
3)固定敷贴是为防止气管套环脱落的措施,比现用的以绳系于颈部更方便、美观、舒适。
4、附图说明
图1是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敷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管套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过滤湿化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气管套环1、过滤湿化钮2、固定敷贴3、固定齿4、环形片5、固定齿片6、粗孔网7、滤吸湿材料层8、固定盖9、齿口10。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其结构是由气管套环1、过滤湿化钮2和固定敷贴3组成,气管套环1是一个长约5-18mm的无弧度的环状结构,其尾部短而略细插在固定敷贴3中间带环形固定齿4的环形片5中间,气管套环1的头部近体外侧设置有四个固定齿片6,四个固定突齿片6与环形片5的固定齿4旋接在一起;过滤湿化钮2由粗孔网7、过滤吸湿材料层8和固定盖9组成,粗孔网7将过滤吸湿材料层8固定在固定盖9之中,固定盖9的外圆上设置有固定齿4,固定齿4与气管套环顶端略粗的头部并带有一个环形的内槽和两个齿口10相旋接,过滤湿化钮2固定在气管套环1顶端之中。
固定敷贴3与皮肤相接的一面设置有透气弹性粘附膜布。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是由一个气管套环、过滤湿化钮和固定敷贴组成。
1)(如图1、3所示)气管套环是一个长约5-18mm的无弧度的环状结构,其顶端有略粗的头部,头部内有一个环形的内槽和两个齿口,用于固定过滤湿化钮;头部近体侧,还有突起的4个固定突齿片,与固定敷贴的固定齿镶合,用于固定气管套环;其尾部短而略细,主要用于开放气管造瘘口,保持通气,但不会撞击气管壁。
3.)(如图1、4所示)过滤湿化钮是由外层粗孔网、中层过滤吸湿材料层和最外层固定盖组成,起到空气过滤及湿化作用。
4.(如图1、2所示)固定敷贴为一膜状结构,与皮肤接触的一面带有粘附作用的膜布,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弹性,用于将整个气管套环固定于颈部。中间为一带齿的环形塑胶片,用于固定气管套环的头部。
全喉切除用气管套管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美桦,未经郑美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灯远程监控装置
- 下一篇:管式排烟道自动止回风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