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罩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445.7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达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14 | 分类号: | A61F11/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罩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阻隔低频音源及保护耳体功效的耳罩改良结构,适用于一般隔音用耳罩、保护用耳罩...等或类似物品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从早期的农业立国,到60、70年代开始转型劳力密集产业,到现在为高科技产业的时代,人们从农夫的角色变成劳工的角色,在各个不同的产业中付出劳力,然在不同产业的环境中,隐藏着会对人们身体器官的伤害,如噪音、空气污染、废水、光害...等,尤以噪音对人们来说最容易受其影响,因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赫兹到20k赫兹,即包含有低频(250、500赫兹)、中频(1K、2K赫兹)、高频(4K、8K赫兹),而人类语言区域的频率主要在五百赫兹到二千赫兹之间,该区段的音频对人们来说是悦耳的,但如超过或低于上述范围,对人们来说就是噪音了,依TW“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其声音订在八十五分贝上,如超过八十五分贝就认定为噪音,久之对人体会有伤害,尤其是耳朵听力部份。
现今用于保护耳朵上,大多使用耳罩或耳塞居多,来阻隔声音用,在耳罩内都是采用一般的泡绵(Sponge)又称海绵,其密度约为10~20kg/m3,使用上是可有效阻隔高频音量,然在低频音上的阻隔效果就不好,因低频音的穿透力比高频音来的强,使低频音容易穿过海绵的空隙来穿入耳内,而降低隔音效果,故其该耳罩隔音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耳罩改良结构,通过软套内设有惰性泡绵的设计,其惰性泡绵具有慢回弹性、透气性佳及稳定性高,使有效吸收声音中的低频音,达到阻隔声音及保护耳体的功效,而增加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耳罩改良结构,通过该软套将惰性泡绵包覆并与罩体结合,可有效地增加气密性及提升隔音等效果,而增加组装便利性及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耳罩结构,通过二耳罩及一箍合件的设计,以形成一组稳固的耳罩结构可固定于头上,供保护耳朵之用。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罩改良结构,该耳罩包括有一罩体及一软套,该罩体与软套相结合,而该软套内设有一具有低回弹性与高稳健性的惰性泡绵。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罩结构,该耳罩结构包括二耳罩及一箍合件,该二耳罩分别由一罩体与一软套相结合,该软套内设有一惰性泡绵,该箍合件二端分别与罩体相互结合,形成一组供阻隔声音及保护耳体的耳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耳罩结构,通过软套内设有惰性泡绵的设计,其惰性泡绵具有慢回弹性、透气性佳及稳定性高,使有效吸收声音中的低频音,达到阻隔声音及保护耳体的功效,而增加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当然,本实用新型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的实施例,则于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罩侧边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耳罩
2 耳罩结构
10 罩体
20 软套
21 裙套
30 惰性泡棉
40 箍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及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耳罩改良结构,该耳罩1包括有一罩体10及一软套20,该罩体10为一中空状,而软套20配合罩体10为一环状中空体,以供贴附耳朵上,而该罩体10与软套20相结合,其中该软套20内设有一惰性泡绵30(该惰性泡绵30又称记忆胶绵、减压绵、太空记忆绵、慢回弹海绵、低回弹海绵、零压海绵、粘弹海绵或硅胶...等,而该软套20一侧进一步设有一裙套21,以供裙套21包覆于罩体10的外缘上,其软套20及裙套21可采超音波热熔方式结合;由此,借助软套20内的惰性泡绵30具有低回弹性与高稳定性,以有效吸收低频音源,而大幅提升隔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达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达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半透明反光装饰面的陶瓷砖生产工艺
- 下一篇:多层夹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