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多段式对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1254.0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H01F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镜头 段式 对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镜头多段式对焦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镜头的自动对焦驱动结构,具有省电低功率的多段式对焦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数字相机的体积缩的相当的小,而目前的移动电话也大多带有数字相机的功能,这些都归功于摄像镜头的微型化,而在微型镜头内有许多种类的自动对焦驱动结构,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音圈马达(VCM),因其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致动位移精确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微型镜头自动对焦的短距驱动。
如图1所示,为公知微型镜头使用音圈马达的对焦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对焦驱动结构包含有一上盖10、下底盖11及一外框架12,该外框架12内四外围分别嵌入四个磁铁13,一镜头支架14内设有螺纹,可旋入支撑一镜头15,该镜头支架14外围嵌设有一线圈16,而该镜头支架14可活动于该外框架12内的四磁铁13中心,并由该线圈16通电产生磁场极性与该四磁铁13相斥或相吸,驱动该镜头支架14进行对焦位移,而该镜头支架14借助上下各一弹片17支撑在该四磁铁13的中心处。
当该线圈16通电流,该线圈16因电流磁场作用与该磁铁13产生推力,而借该弹片17推动该镜头支架14作前后位移,而此结构的整体体积较大,且镜头在调整焦距时,无省电功能,造成用电量过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电且低功率的微型镜头多段式对焦结构,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及用电量更少,解决了上述公知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镜头多段式对焦结构,其对焦驱动结构包括一基座,具有数个磁性组件及一线圈,该线圈包覆在基座四周,该磁性组件设置在基座的前方及后方;数个导磁组件,位于磁性组件的前方及后方,保持一固定距离;以及数个磁性部,位于该线圈外围,保持一固定距离;当线圈通电而产生磁场后,会与磁性部发生互斥效应,进而带动基座产生前后位移,使磁性组件与导磁组件吸附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段式对焦驱动结构的基座前后都是以具有磁性的构件组成,不会有因磁力不足而晃动脱落的问题;且基座与磁性组件固定在框架上,不会有因摩擦而产生粉尘的问题;另外,在完成每一段式对焦的操作后,即可关闭电源,具有省电及低功率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微型镜使用音圈马达的对焦驱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多段式对焦驱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工作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工作时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上盖
11 下底盖
12 外框架
13 四磁铁
14 镜头支架
15 镜头
16 线圈
17 弹片
20、40对焦驱动结构
21、41基座
22、42导磁组件
23、43 磁性部
24、44 框架
25、45 前盖
26、46 底盖
27、47 壳体
28、49 磁性组件
29、50 线圈
30、51 镜头
48 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镜头多段式对焦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的对焦驱动结构20,其包括一基座21、数个导磁组件22、数个磁性部23、一框架24、一前盖25、一底盖26及一壳体27。其中该基座21具有数个磁性组件28、一线圈29及一镜头30,该基座21设置在框架24的中心,该镜头30则装设在基座21的中心,该线圈29包覆在基座21四周,该磁性组件28设置在框架24上且位于基座21的前方及后方各一片。
其中该导磁组件22设置于前盖25及底盖26上,且位于磁性组件28的前方及后方,并保持一段无法相互吸斥的固定距离,而该磁性部23设置于该框架24的四周上,使其恰好位于线圈29的外围,并保持一段可使电场发生效应的固定距离,该壳体27包覆上述所有的构件,但镜头30可依状况而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1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机械插秧秧盘精量播种器
- 下一篇:用于激光打标系统中的fθ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