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转式折叠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0519.5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凌美全;王资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美全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A47B9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转 折叠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加装有轮子而方便移动的折叠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办公室或会议室常见的折叠椅(如图7所示),通常是由铁板制成,包含一组前脚架、后脚架,并在前脚架、后脚架之间枢接一座垫。此种折叠椅虽然随时可收合不占空间,但由于是以铁板制成重量较重,因此不容易搬动;此外,由于折叠椅不设有轮子,因此当乘坐者想要小幅调整座椅位子时,必须起身挪动座椅,若欲拿取离座位近的物品,也需起身取物,乘坐者无法凭借座椅的拖曳而拿取物品,可见折叠式座椅有加装轮子的必要性。
另外,市面上已经有一种加装轮子的办公用椅,如图6所示,此种座椅通常包含一座垫A、一椅背B,在座垫A下方设有一座垫升降杆C,座垫升降杆C通常设置于一轮盘D的中央,轮盘D下平均设置多个轮子E。此种座椅虽然可解决折叠椅不具备轮子的不足,但此种座椅并非折叠椅,无法折叠收合,若不使用要收藏时则会因体积庞大而不方便折叠收藏,甚至在搬运或收藏时也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另外,此种座椅的轮子是用螺丝直接锁上椅脚,用久了之后若螺丝螺牙损坏则整个轮子也会无法使用或松动,更换轮子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市面上还没有折叠椅结合轮子的设计,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折叠椅椅脚加装轮子的构想,因此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折叠椅与轮子之间的接设方式,折叠椅不但需具备轮子而能够拖曳,而且在折叠椅收合时,前轮、后轮之间不可相互干涉,在收藏或搬运时也因体积较小而不占空间,这是传统的折叠座椅所没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一座垫以及枢设在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端面具有一槽道;
座椅还包含多个轮组,每一轮组包含一连接块,该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连接块下方接设一轴,该轴上设有一轴承,轴与轴承均位于一个套设于轮子上的轮罩内;
凭借连接块进一步与前脚架、后脚架的槽道端面螺合,使轮组被分别设置在前脚架外侧以及后脚架内侧,所述轴承则可使螺栓连带轮子旋转,此种具有轮子的折叠座椅方便乘坐者凭借轮子拖曳来调整位置。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一座垫以及枢设于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其中:所述前脚架、后脚架末端各设有一轮组。
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端面具有一槽道,所述轮组接设一可组合于所述槽道内的连接块。
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轮组包含有一螺栓、一轮罩以及一与该螺栓接设并隐藏于该轮罩内部的轴承,一轮子枢接于该轮罩内侧,所述螺栓螺合于所述连接块的底面。
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位于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槽道末端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多个螺丝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将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与通孔,而将所述连接块螺合于所述槽道端面。
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轮组分别设于该前脚架的离开座垫的一侧,以及该后脚架的朝向座垫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与现有技术最大不同在于,在座椅的前脚架、后脚架末端加装轮子,使用者若欲搬动座椅至他处可凭借轮子的拖曳而较为省力,乘坐在座椅上不论是需小幅移动调整座位,或是欲拿取靠近座位的物品,均可凭借轮子拖曳而达成,可减少起身调整座椅以及起身拿取物品的时间。
此外,轮子与一连接块接设而进一步安装在前脚架、后脚架上,其结构简单不会构成庞大体积或重量甚重的座椅,又由于前轮、后轮分别安装在前脚架外侧与后脚架内侧,将座椅折叠收合时,前轮、后轮不会相互干涉,确实是一种实用又方便的折叠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例的收合动作示意图。
图6为现有轮转式办公用椅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现有的折叠式座椅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椅背 2.座垫
3.前脚架 31.槽道
32.通孔 4.后脚架
41.槽道 5.轮组
51.螺栓 52.轮罩
53.轴承 54.轮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美全,未经凌美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0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式流体计测装置
- 下一篇:低残压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