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通信设备和接入点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8037.0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士·D·贝内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博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美国加州尔湾***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架构 中的 无线网络 设备 接入 | ||
1.一种在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交换骨干网络,所述无线网络包括:
接入点,与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通讯连接,每个都包括接入点处理电路和接入点无线收发电路;
第一客户端设备,包括第一客户端处理电路和第一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
第二客户端设备,包括第二客户端处理电路和第二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
所述接入点处理电路使用所述接入点无线收发电路和一组关联的通信参数,管理第一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和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之间的通信,以及第二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和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之间的通信;
第一客户端处理电路,使用第一客户端设备无线收发电路:
监听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的无线传输;
定义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传输的特性;
将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发送的无线传输的特性传输到所述接入点;
第一时间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指示以开始无线传输中继操作,并且作为响应,开始中继所述接入点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第二时间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指示以终止无线传输中继操作,并且作为响应,停止中继所述接入点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2.一种在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交换骨干网络,所述无线网络包括:
接入点,与包交换骨干网络通讯连接,每个都包括接入点处理电路和接入点无线收发电路;
第一客户端设备,包括第一客户端处理电路和第一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
第二客户端设备,包括第二客户端处理电路和第二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
所述接入点处理电路使用所述接入点无线收发电路和一组关联的通信参数,管理第一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和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之间的通信,以及第二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和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之间的通信;
第一客户端处理电路,使用第一客户端设备无线收发电路:
监听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的无线传输;
定义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传输的特性;
在启动无线传输中继操作后,开始中继所述接入点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在停止无线传输中继操作的终止后,停止中继所述接入点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启动和终止无线中继操作基于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无线传输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性。
3.一种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交换骨干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包括:
接入点,与包交换骨干网络通讯连接,每个都包括接入点处理电路和接入点无线收发电路;
第一客户端设备,包括第一客户端处理电路和第一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
第二客户端设备,包括第二客户端处理电路和第二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
所述接入点处理电路,使用所述接入点无线收发电路和一组关联的通信参数,管理第一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和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之间的通信,以及第二客户端无线收发电路和所述包交换骨干网络之间的通信;
第一客户端处理电路,使用第一客户端设备无线收发电路:
截获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到所述接入点的无线传输;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请求,以重复从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到所述接入点的截获的无线传输;
响应接收的请求,传输从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到所述接入点的所述截获的无线传输到所述接入点。
4.一种在通信架构的无线网络中使用的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无线网络包括包交换骨干网络、通讯连接到包交换骨干网络的接入点、第二客户端设备,所述客户端设备包括:
客户端设备无线收发电路;
客户端设备处理电路;
所述客户端处理电路使用所述客户端设备无线收发电路:
监听另一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的无线传输;
定义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传输的特性;
将第二客户端设备和所述接入点之间发送的无线传输的特性传输到接入点;
第一时间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指示以开始无线传输中继操作,并且作为响应,开始中继所述接入点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第二时间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指示以终止无线传输中继操作,并且作为响应,停止中继所述接入点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博通公司,未经美国博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8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