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6304.0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东;高建;杜雅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崔茹华 |
地址: | 10007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开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应用输液泵给病人输液的过程中,基于对病人安全的考 虑,要有对输液泵的开门状态进行实时检测的装置;开门检测装置 能够针对在输液过程中泵门开启时,及时触发声光报警同时停止输 液,提示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现有的医用输液压力检测装置一般主要由霍尔元件、强力磁铁 组成,在输液泵处于关门状态时霍尔元件的正面和强力磁铁的S极 要求正对并保持2~3mm左右的距离才会消除开门报警,当霍尔元 件的正面和强力磁铁的S极不是正对着而是错位时会及时触发声光 报警同时停止输液;由于止液夹的机械装配会产生误差,以及强力 磁铁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磁力减弱或者完全消失,都会导致发生误 报警现象。
然而,由于只有当霍尔元件的正面和强力磁铁的S极正对时才 能发挥作用消除开门报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止液夹装配 的位置变化和磁铁的磁力的变化,当输液泵处于关门状态时(止液 夹松开输液器),开门检测装置误报警(即,报警认为输液泵处于 开门状态)并输出信号控制输液器导致停止输液,这对于病人来说 是极其有害的。因此现有技术的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置的稳定性 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 装置,具有良好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 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开关;光电开关触发机构,随输液泵 门的开启和关闭可选择地触发光电开关;以及支架,光电开关和光 电开关触发机构安装于支架。
优选地,光电开关触发机构包括:止液夹,枢转地连接于支架, 其一端抵靠在输液泵门的压板上,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支架连接;以 及挡光部,挡光部设置于止液夹的与光电开关相对应的位置处。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止液夹,枢转地连接于支架,其一端抵靠在输液泵门的压板上,另 一端通过弹簧与支架连接,光电开关设置于止液夹上,并且光电开 关触发机构为设置于支架上的与光电开关相对应的位置处的挡光 部。
优选地,当输液泵门关闭时,挡光部完全遮挡光电开关,当输 液泵门打开时,挡光部与光电开关完全错开。
优选地,当输液泵门关闭时,挡光部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挡光 部遮挡光电开关的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优选地,挡光部突出于止液夹。
优选地,光电开关突出于支架。
可选择地,挡光部突出于支架。
可选择地,光电开关突出于止液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设置在支架上的光电开关和光 电开关触发机构,而且挡光部的宽度和高度大于挡光部遮挡光电开 关的区域宽度和高度,因此避免了机械安装误差和震动等因素而引 起的误报警,同时光电开关避免了由于强力磁铁的磁力减弱或者完 全消失而产生的误报警。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可 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附图中相同的部 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中示出了:
图1为本发明的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置在医用输液泵处于开 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示出了输液泵开门状态时止液夹 与前板配合夹紧输液器的细节;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示出了输液泵开门状态时止液夹 的挡光部与光电开关的完全错开状态;
图4为本发明的医用输液泵开门检测装置在医用输液泵处于关 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示出了输液泵开门状态时止液夹 松开输液器的细节;
图6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示出了输液泵开门状态时设置于 止液夹上的挡光部完全遮挡光电开关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6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