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取乙炔发生器(湿法)电石渣浆料中残留乙炔气的工艺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6215.6 | 申请日: | 200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常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泽民 |
主分类号: | C10H21/00 | 分类号: | C10H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6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 乙炔 发生器 湿法 电石 浆料 残留 工艺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氯乙烯行业中一种从乙炔发生器(湿法)电石渣浆料中提取残留乙炔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行业中,电石渣浆料经过浓缩池进行压滤,经过压滤后,其上清液循环利用,含水30%左右的电石渣滤饼被运走。在此过程中,上清液中饱和溶解的乙炔气在冷却过程中扩散于大气中,电石渣滤饼中吸附的乙炔气被滤饼带走,造成原料乙炔气的浪费,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国内同行业中,尚无对电石渣浆料中残留乙炔进行提取再利用的技术,此项属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电石渣浆料中残留乙炔气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本发明是将电石渣浆料在经浓缩池之前,对其进行系统密闭回收,之后再经过浓缩池进行压滤,在回收利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又减少了后序工序中对环境的污染。
在达到上述目的中,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乙炔发生器(湿法)电石渣浆料中提取过饱和溶解乙炔气的工艺设备技术。在负压状态下,将80℃左右的电石渣浆料送入脱析塔,利用蒸汽,将吸附在电石渣及水中的乙炔气脱析出来,并将未分解的微小颗粒电石的包裹层造成破坏,使其进一步水解。所脱析的乙炔气,经处理后,最终达到纯度95%以上的乙炔气,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在本说明书中,“电石”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遇水极易发生反应;“电石渣”是电石在发生器水解反应的副产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熟石灰Ca(OH)2,具有强烈的碱性,并含有较高的硫化物及其他微量的杂质,吸水性非常高。
电石水解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CaC2+2H2O=Ca(OH)2+C2H2
电石渣中含水量非常高,例如,比重1.3相应于1m3电石渣中含Ca(OH)2量为560kg,含水量为740kg/m3,其含水量折算为重量百分比为:740/(560+740)×100%=56.92%。一般,湿式发生器排出的电石渣浆料含水量在85%-95%,其主要成分为Ca(OH)2、H2O,并含有少量未被水解的CaC2颗粒(其外面紧包着一层Ca(OH)2,从而阻碍了CaC2的分解)及Si、Fe、S、P等杂质。有研究表明,含固量约20%的电石渣浆料中,乙炔在渣浆中固相及液相内的分配比例是不同的,约占总量80%的乙炔与固体Ca(OH)2结合在一起,其余20%溶解于水相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主要设备脱析塔为组合式脱析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CWS.冷却上水,CWR.冷却回水,V101.缓冲槽,V102.沉降池,V103.浓缩池,T101.脱析塔,P101.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1、将乙炔发生器排出的所有电石渣浆料收集到缓冲槽(V101)中,然后送入脱析塔(T101)。缓冲槽底部沉淀的渣浆定期排放到沉降池中。在真空泵(P101)的作用下,脱析塔(T101)中保持负压-0.06~-0.08MPa,沸腾脱析出电石渣浆料中残留的乙炔气,同时固态Ca(OH)2吸附的乙炔气也被析出,水蒸汽和乙炔气在脱析塔(T101)顶部被分离。脱析后的电石渣浆料自脱析塔(T101))底部管道排污口流入浓缩池(V103)中,脱析后的乙炔气纯度可达到95%以上,能够直接并入乙炔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是组合式脱析塔,处理能力大,并可以实现连续生产。
2、本系统采用DCS控制,基本实现无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泽民,未经常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6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缝纫设备
- 下一篇:双针床经编机剖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