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的涂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4846.4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谭光明;杨书梅;谭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光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734 | 分类号: | A61K36/734;A61P17/00;A61P31/14;A61P37/08;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君燕 |
地址: | 455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湿疹的涂剂。
背景技术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性传播疾病。主要指来噢治疗方法有激光、电灼、冷冻、微波、外涂药物、免疫刺激剂等,有效率为60%-70%,且复发率高,并会引起强烈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疗效好的一种治疗湿疹的涂剂。
本发明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湿疹的涂剂,将山楂加适量水浸泡,加热提取3小时,滤液静置过夜,上清液加入0.5%(g/ml)左右的活性炭搅拌加热15分钟,然后过滤,调节pH值为2.6-4.3,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
本发明的特点是:
疣科星涂剂是利用山楂资源制成的新型外用涂剂。山楂性味酸、甘、涩、微温,主要含延胡索酸、熊果酸等多种有机酸和酚类、羰基化合物。外用活血化瘀、收敛、抗菌消炎,临床应用证明:疣科星涂剂治疗尖锐湿疣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方便、不留疤痕等优点,优于其他疗法。
安全性试验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合格证号:医动字第19-052;动物级别:II级)2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郑州市邙山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将实验动物按不同性别分为两组,每组10只动物,禁食过夜后(自由饮水)一次经口灌胃疣科星涂剂。灌胃剂量5000mg/kg,最大灌胃量24ml/mg。染毒后观察14d。结果表明:疣科星涂剂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2、家兔完整皮肤多次刺激试验新西兰白色家兔4只,雌雄不拘,体重2.2-2.5k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试验前1天,经动物背部脊柱两侧各剪毛5cm×10cm。试验当日,以棉签蘸取疣科星涂剂1ml涂于左侧去毛皮肤上,右侧以蒸馏水作对照,连续14天。每次涂药后4小时均以NS清洗用药处皮肤观察局部有无红斑、水肿等变化。停药后次日,取用药处皮肤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在用药过程中局部皮肤肉眼观察未见红斑及水肿,刺激指数为0,病理切片检查显示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未见增厚、真皮层的毛囊于皮脂腺星系可见,结缔组织未见增生与炎症细胞浸润。
3、家兔阴道粘膜多次刺激试验新西兰白色家兔,雌性6只,体重2.5-2.8k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6只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即蒸馏水对照组及疣科星涂剂受试药组。以棉签分别蘸取蒸馏水或疣科星涂剂(0.5ml)涂于动物的阴道粘膜,于涂药后4小时以NS清洗局部,人工光源下观察记录局部有无充血、水肿反应,连续14天。在停药后次日,敲击动物头部致死,取局部阴道粘膜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给家兔阴道粘膜涂抹疣科星涂剂14d,经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检查,鳞状上皮细胞未见变性与增生,疏松的结缔组织未见炎症,提示该药对阴道粘膜无刺激性。
四年来经当地近十家临床协作单位治疗男、女尖锐湿疣1530例,治愈率96.6%(第1,2,3疗程各占81%,11%,8%),总有效率99.1%。偶见局部轻微热感、痒感。治疗后3个月随访1058例,复发率为5.3%,复发患者应用本品仍然有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取山楂100g,加适量水浸泡,加热提取3小时,滤液静置过夜,上清液加入0.5%(g/ml)左右的活性炭搅拌加热15分钟,过滤,调节pH值2.6-4.3,并加水至1000ml,即得。
本品为微黄色至棕黄色澄明液体,气香,味微酸。
使用方法:在尖锐湿疣感染区涂搽涂剂,以涂遍发白区为准,晾干。2次/天(间隔12小时),连用3天,停用观察4天为一疗程。如疣未退,可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光明,未经谭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