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4492.3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张昊;喻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8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 杉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用户 终端 进行 集群 呼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集群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集群业务发展初期,集群业务都是以专网的方式展开。然而,使用专网构建集群通信系统具有投资维护成本大,且覆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由于公网具有覆盖范围大的优点,使用公网开展集群业务,以扩大覆盖范围便成为集群业务的一项迫切需求。
在采用公网开展集群业务初期,由于设备升级等问题,很难在整个公网都开展集群业务。即只有在部分区域可提供集群业务,而另外一些区域不能提供集群业务。这样就会出现签约了集群业务的用户终端漫游到不能提供集群业务的区域时,一旦用户发起呼叫,由于当前接入的集群系统无法为其提供集群业务,则拒绝用户的组呼请求,这样既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也浪费了系统资源;另外,如果移动终端已经被从组呼群组中删除,但由于其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中的组标识(ID)等信息并没有被破坏,则当移动终端接入归属集群网络时,网络拒绝用户的组呼请求,这样既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也浪费了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方法和装置,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并节省了系统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侦听移动交换中心下发的组呼信息;
用户终端根据组呼信息确定当前服务区是否能提供基于组呼信息的集群服务,若是,则允许集群呼叫,否则,禁止集群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系统,包括:
移动交换中心,用于向用户终端下发的组呼信息;
用户终端,用于侦听所述移动交换中心下发的组呼信息,并根据所述组呼信息确定当前服务区是否能提供基于组呼信息的集群服务,若是,则允许集群呼叫,否则,禁止集群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交换中心,包括:
组呼寄存器,用于存储本移动交换中心所支持的组呼信息;
设置单元,用于将组呼寄存器中的组标识设置在组呼信息中;
下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组呼信息下发给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侦听所述移动交换中心下发的组呼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呼信息确定当前服务区是否能提供基于组呼信息的集群服务,若是,则允许集群呼叫,否则,禁止集群呼叫。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终端侦听MSC下发的组呼信息,并根据组呼信息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不仅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还减少了用户终端发起组呼的次数,从而节省了系统资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流程;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方法和装置,当用户终端漫游出归属的集群业务服务区且漫游地集群业务服务区无法为其提供集群业务时,漫游地集群业务服务区核心网络设备提示用户无法提供集群业务;或者当用户已经被从集群业务中删除但SIM卡中的组信息等数据并没有被删除,归属地集群业务服务区核心网络设备与用户终端交互以提示用户终端当前服务区无法提供集群业务,并控制该集群业务的发起。从而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并节省了系统资源。所述归属的集群业务服务区为该移动终端签约集群业务服务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控制用户终端进行集群呼叫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1、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将GCR(GroupCall Registor,组呼寄存器)中存储的本MSC所能服务的组标识之类的组呼信息设置在组呼消息中,所述组呼消息承载在组呼参考(Group Call Reference)信元中,如承载在组呼参考信元的组呼或广播参考的二进制代码中。所述组呼参考信元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