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显示输入状态的方法、系统及发送方/接收方客户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4190.6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刚;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显示 输入 状态 方法 系统 发送 接收 客户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显示输入状态的方法、 系统及发送方/接收方客户端。
背景技术
网络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讯,以下简称:IM)服务,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讯服务,一般是以实现网络上即时通讯功能为主,即 时通讯服务IM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IM以其速度快、功能 丰富、使用稳定、小巧精干而获得广大网民的认可和喜爱。
在现有的即时通讯服务中,用户可以通过这种IM工具进行文字信息的交 互、发送文件、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操作,但在现有的IM交换过程中,由于 发送端在发送消息前,必须首先组织输入的文字、图案等信息,可通过键盘 输入文字、通过点击鼠标拷贝、粘贴图像等,在发送方组织信息的这段时间 内,接收方对于发送方的情况一无所知,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会产生一个非交 互时隙,影响、降低即时通讯交互的实时性和效率。在当前的即时通讯工具 中,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动画,及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用户输入状态的提醒, 但是此种提醒方式的效果并不明显,用户可能不容易察觉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消息输入状态提醒方式的缺点, 提供了一种实时显示输入状态的方法、系统及发送方/接收方客户端,通过音 频提醒,使其提醒功能的效果更加显著,容易被接收方感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显示输入状态的方法,包括:
采集发送方客户端的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至少包 括:消息来源及消息类型;
将采集到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通过网络服务器发送至接收方客户 端;
所述接收方客户端根据接收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查找对应的音频 提示信息;
在所述接收方客户端播放所述音频提示信息;
所述将采集到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通过网络服务器发送至接收方客 户端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查找与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相 对应的代码;
将对应的代码进行编码处理,并将经编码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络服务器 发送至接收方客户端;
所述接收方客户端根据接收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查找对应的音频 提示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对所述经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 数据中获取所述代码,查找该代码对应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对应的音频 提示信息;或
所述接收方客户端对所述经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并从解码后的 数据中获取所述代码,查找该代码对应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对应的音频 和动画提示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送方客户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发送方客户端的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所述消息 输入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消息来源及消息类型;
发送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发送出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方客户端是否在进行消息的输入,若是, 则触发所述采集模块;
代码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查找与所述 消息输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代码;
编码模块,用于将对应的代码进行编码处理,得到经编码处理后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收方客户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输入状态信息;
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查找对应的音 频提示信息;
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提示信息;
解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经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并从解 码后的数据中获取所述代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时显示输入状态的系统,包 括发送方客户端和接收方客户端,其中:
发送方客户端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发送方客户端的消息输入 状态信息,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至少包括:消息来源及消息类型;发送模 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发送出去;
接收方客户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息输入状态信息;音频处理 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消息输入状态信息,查找对应的音频提示信息; 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4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