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进给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301829.5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门胁真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3/00 | 分类号: | D05B3/00;D05B27/00;D05B27/20;D05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给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针与进给齿的协同动作而使被缝制物进给的针进给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进给缝纫机如图9所示,具有:针进给机构,其通过使缝针121一边进行上下运动一边沿进给方向摆动,使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进给;水平釜143,其捕捉在缝针121开始上升时在针板113下方形成的上线线环,与下线缠绕而进行缝制;以及下进给机构,其具有使缝针121穿过的针孔152,利用从设置于针板113上的开口部114出没的进给齿151,与缝针121同步地从下方向布料施加传送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通过利用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使下进给机构与针进给机构同步地动作,在缝针121向下方穿过布料的状态下,利用与进给齿151的协同动作,向进给方向下游侧传送布料。
专利文献1:特开平7-1363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进给齿151在针板113的下方进行椭圆轨道状的进给动作,通过在该椭圆轨道的上死点附近,从针板113的开口部114向上方出没,向布料施加传送力。因此,在针板113的开口部114和进给齿151之间需要有空隙。其结果,随着缝制速度的增大,被水平釜143捕捉而穿过该水平釜143并脱落的上线T,有时会由于惯性力而从该间隙向针板113的上侧弹出。此时弹出的上线T,会与缝针121的上升同步地被天秤拉起,从而从该间隙再次被拉回针板113下部,之后从进给齿151的下方穿过针孔152被拉到上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缝纫机中,从进给齿151与针板113的开口部114的间隙向上方弹出的上线线环,有时会被进给齿151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的角部卡住而被捕捉(参照图9),从而无法顺利地进行由天秤进行的上线T的拉起动作,发生上线T的断线或缠线,产生无法形成适当的线迹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上线拉起不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下述针进给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针进给机构(20),其利用进行摆动和上下运动的缝针(21),刺穿载置于针板(13)上的被缝制物而进行进给;水平釜(43),其捕捉前述缝针开始上升时在针板下方形成的上线线环,与下线缠绕而进行缝制;进给齿(51),其具有使前述缝针穿过的针孔(52),从设置于前述针板上的开口部(14)出没;以及下进给机构(50),其使前述进给齿与前述缝针同步,从下方向前述被缝制物施加传送力,前述进给齿具有倒角部(53),其是至少将前述水平釜侧缘部和进给方向下游侧缘部相交的角部切除而成。前述倒角部可以在相对于通过前述针孔中心并沿着进给方向的线(L),在前述水平釜的相反一侧开始倒角。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前述倒角部形成为向外侧凸出的曲线状或弧状。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前述倒角部沿着以下直线形成,该直线与前述进给齿的端部所形成的内角为钝角。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可以利用针进给机构,在使缝针刺穿的状态下将被缝制物向进给方向下游侧传送。另外,利用与该针进给机构同步的下进给机构,可以从下方向被缝制物施加传送力。并且,利用缝针与水平釜使上线与下线缠绕,形成线迹。此时,进给齿由于具有将水平釜侧缘部中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角部切除而成的倒角部,所以可以防止上线被该进给齿的水平釜侧缘部中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卡住。也就是说,即使上线向上述进给齿的水平釜侧缘部中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倒角部弹出,也因为上线容易从进给齿上脱落,所以上线不会被进给齿卡住。
由此,即使在由水平釜而与下线缠绕的上线线环从该水平釜脱落后,由于惯性力,通过进给齿与开口部的间隙向针板上方弹出,也可以防止在之后上线随着缝针的上升被拉起时,上线被进给齿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卡住,以顺利地将上线从针孔的下方拉到上方。从而,可以防止上线的拉起不良。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倒角部由于至少在相对于通过针孔中心而沿进给方向的线,与水平釜相反一侧开始倒角,所以可以有效提高相对于进给齿的水平釜侧缘部中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的上线拉起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除了可以得到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同样的效果之外,特别地,因为倒角部形成为向外侧凸出的曲线状或圆弧状,所以可以提高防止上线被进给齿的水平釜侧缘部中的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卡住的效果。因此,可以实现更顺利的上线拉起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1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持机构
- 下一篇:模块化近端主体试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