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冷保温杯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301012.8 | 申请日: | 200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忠贤;李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忠贤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4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杯制造技术与新材料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塑料、铝、不锈 钢和相变功能新材料的使用,属于日用化工、新材料、加工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水杯由于密度低,使用轻便。如PC塑料,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这种 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延伸性、尺寸稳 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还具有自熄、阻燃、无 毒、可着色等优点。铝或不锈钢水杯导热性比塑料好,强度高,经久耐用,也 占有宽大的市场。这些水杯还存在一些缺点:(1)单层金属水壶灌满开水时无 法持握,另外在寒冷的环境下它也足够冰手。(2)PC塑料导热性能差,凉水时 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金属杯不易持握,塑料杯导热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既有快 速降温作用,又有保温作用的水杯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可以采取如下技术实现:水杯里面两层是金属层,外面一层是塑料 层。金属层之间充有低熔点冷却介质,可以起到快冷作用。塑料层与金属层之 间为空气层,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快冷保温杯的制造方法,其特点是:水杯的制造方法如下,
a、铝层由里向外分别称作“里侧铝层”和“外侧铝层”。其两层之间厚度 为1.0-1.5mm,可经过拉拔制成。上端杯口处通过焊接密封,加工有外螺纹。
b、塑料层可以用聚乙烯或其它塑料制成。塑料层与外侧铝层间距为 1.5-2.5mm,在外螺纹下面附近焊接密封,形成空气层,保持良好的隔热性能。
c、冷却介质可以使用熔点在15-35摄氏度之间的某种化合物,或者用混 合物制成(其中一种在熔点在15-60摄氏度之间)。把冷却介质研磨到粉末状态, 然后在两铝层密封前,加入到这两层之间,使其与两层壁紧密接触。
添加质量计算公式:n介质△fusHm=nH2OCp,m△T=(mH2O/MH2O)*Cp,m① mH2O=ρH2O v② m介质=n介质M介质③由①②③得出,
m介质=ρH2OvCp,m M介质/MH2O△fusHm
上式中:m介质--冷却介质的质量;M介质--冷却介质的摩尔质量;MH2O--水的摩 尔质量;v--水杯的容积;Cp,m--25-100摄氏度时水的等压摩尔热容;△fusHm --冷却介质的溶化焓;△T—温度变化量。
d、杯盖用铝材料制成,底部装一橡皮垫,侧壁加工有内螺纹。
上述所用铝材料可以用其它金属材料代替,如用不锈钢。
冷却介质举例说明:可以用CoCl.6H20,分子量:219.08物化性质:物色 三方结晶,一般商品呈白色或灰白色。熔点29.92摄氏度。加热到30度是失去 个结晶水,继续加热至200度时失去6个结晶水或变成无水物。易溶于水,溶 于乙醇、丙酮和乙醚。在30~35度结晶开始风化并浊化,在45~50度下加热4h 几乎完全变成四水氯化钴。用途:用作玻璃和陶瓷着色剂、油漆催干剂、氨的 吸收剂。制造钴催化剂,变色硅胶干湿指示剂。用作啤酒泡沫稳定剂,畜牧业 配制复合饲料,作为钴的补充剂。
工作原理:
冷却介质可以吸收水中的热量,达到熔点时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但仍 需吸热。因此冷却介质可以快速降低水温,速度比单层金属更快。
双层保温作用:塑料层与金属层之间存在空气层,有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 当水温低于熔点后,冷却介质失去快冷作用。液态介质重新结晶,释放出热量, 由于外侧空气层导热性能差,大部分热量通过金属层传入水中。使水温不会由 于外界温度而降至太低。
热量传递示意图:
水温[里侧金属层](热量转化)[外侧金属层](空气层)塑料 层←←外界温度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1、塑料外壳避免了金属杯不易持握的情况发生,可以在大多数环境下提供 手感舒适度。
2、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简单,工艺简便。
3、本发明的快冷保温杯适用范围广,节省凉水时间,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尤其适用于大型公司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忠贤,未经冯忠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10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张力传感器和碰撞发生传感器
- 下一篇:功能性糖替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