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互动的程序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0534.6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柯千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叶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静态 互动 动态 程序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语言的设计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 互动的程序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程序设计为目前资讯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这方面的人 才在培训上却是不容易,目前于坊间或学校皆有诸多这方面的课程可供修习,但是 在成效上未必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程序设计为训练逻辑思考的重要课程,传统程序设计的教学,大多先介绍程 序内容与程序撰写方法,再将程序执行结果显示于电脑屏幕,以观看其程序是否撰 写正确,并达到预期的功能,此种方法虽然可以让程序设计者藉由屏幕输出了解程 序执行结果,却无法使其有实际“参与”程序执行过程的体验,此外,程序范例多 以电子化问题为主,例如,交易作业、成绩计算等,对刚接触程序设计者而言,往 往过于艰深单调,无法引发学习兴趣,因而降低学习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互动的程序的设计方法,分 别使用一般电子化问题与机器人控制问题,说明同一种程序撰写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互动的程序的设计方 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a)决定程序的一撰写方法;
(b)根据该撰写方法,提供多个待解问题,包含一静态待解问题与一动态待 解问题;
(c)根据该静态待解问题,主要使用该撰写方法撰写一第一执行程序,并显 示该第一执行程序的执行结果于一显示装置上,使程序设计者可于该显示装置观看 该第一执行程序的执行结果;以及
(d)根据该动态待解问题,主要使用与静态互动相同的撰写方法撰写一第二 执行程序,并传输该第二执行程序至一可程序化移动装置上,以使该可程序化移动 装置依据该第二执行程序进行作动,由此使程序设计者可观看该第二执行程序的执 行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更包含:
一程序测试的步骤,决定其中一待解问题,让程序设计者在一特定时间内进 行程序的撰写,然后对于程序设计者所撰写程序的执行结果与该待解问题进行比 对,以验证其所撰写程序的准确性,作为评定程序优劣的标准。
通过一般电子化问题(静态互动模式)与机器人控制(动态互动模式)的双 轨进行方式,可提升程序设计者对于程序设计的兴趣并激发创造力,使程序设计者 理解并活用程序设计方法。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 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种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互动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互动的程序的 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种可程序化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a绘示为图3中的一种可程序化移动装置向前走的示意图。
图4b绘示为图3中的一种可程序化移动装置向后走的示意图。
图4c绘示为图3中的一种可程序化移动装置向左转的示意图。
图4d绘示为图3中的一种可程序化移动装置向右转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系统 110:输入装置
120:中央处理单元 130:存储装置
140:显示装置 150:可程序化移动装置
200:流程 210-240:步骤
300:可程序化移动装置 310:第一马达
311:第一轮 312:第二轮
320:第二马达 321:第三轮
322:第四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一种兼具静态互动与动态互动的系统的示意 图。该系统100包含有一输入装置110、一中央处理单元120、一存储装置130、 一显示装置140以及一可程序化移动装置150。该输入装置110为一可将数据输入 的媒介,藉由该输入装置110将数据输入至该中央处理单元120,并储存于该存储 装置130,可选择的将输入数据的执行结果输出至该显示装置140和该可程序化移 动装置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叶大学,未经大叶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