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3468.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简士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 方法 | ||
1.一种镀膜方法,在镀膜过程中提供一个气体源和一个离子源,气体源用于 镀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离子源用于发射离子,以利用离子轰击效应辅助 镀膜,其特征在于:在开始镀第一层膜时,使用较小的离子源强度配合较 大的氧气通量,并以渐进式的方式将离子源强度慢慢增加,同时氧气通量 慢慢减小,然后在某一预设的离子源强度和氧气通量时维持第一时间段, 接着再将离子源强度慢慢减小,氧气通量慢慢增大,在另一预设的离子源 强度和氧气通量时维持第二时间段,然后离子源强度又开始慢慢增加,氧 气通量又开始慢慢减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镀膜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次镀膜材料切换时 的气体通量大于镀膜过程中最小的气体通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镀第一层膜时的离子 源强度小于后续镀膜过程中最大的离子源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镀第一层膜时的气体 通量大于后续镀膜过程中最小的气体通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次镀膜材料切换时 的离子源强度与镀膜过程中最大的离子源强度之间的变化为渐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源用于提供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34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