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3112.7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5/00 | 分类号: | E04H5/00;C25C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阴极 实验室 配置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配置方式,特别是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
背景技术:
石墨化阴极的生产技术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在中国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检验室是石墨化阴极生产厂的重要生产部门之一,它的作用是为判断生产各环节物料和产出物的好坏提供分析检验数据;试验室是石墨化阴极生产厂的重要研究部门,它的作用是探索工艺条件、开发新配方和新产品。试验室在试验过程中所需的原料、所得到的各阶段产出物,均要通过分析检验,用数据来判断其性能指标的好坏和对工艺的适宜程度,也就是说,试验室的工作,需要得到检验室的配合,否则就必须另行配置一套分析检测设备来配合试验工作;同时,无论是试验室还是检验室,在进行试验或分析检测之前,均需将待试验或分析检测的物料进行加工和制备,而这两个单位的制样设备基本相同。
因此,将检验室和试验室有机的配置在一起,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能够很好地配合石墨化阴极的生产需要;同时,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提高制样设备和分析检测设备的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节省运行成本,方便协调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化阴极实验室配置方式,使其能合理的拥有制样、小型工艺试验、分析检测设备,可以成功地进行石墨化阴极生产配料方案比选、石墨化工艺条件探索研究,同时还能配合工厂生产进行常规的分析检测工作。将石墨化阴极实验室合理分成三个功能区进行配置,各功能区布置合理紧凑、便于操作和配合,工作环境安全、整洁、美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实验室为2层楼建筑物,分为三个功能区,它们是制样区1,其内配置破碎和制样设备;试验区2,其内配置工艺配方试验和石墨化工艺条件模拟设备;检测区3,其内配置检测设备;走廊4在中间,走廊4的左右两边为各功能房间;制样区1布置在一楼,试验区2与制样区1相邻,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单元也布置在一楼,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单元布置在二楼;二楼的一端设有大型设备吊装平台5,冷却水池6布置在户外紧靠室外墙处。
在一楼和二楼各自布置了报告室、更衣室和贮存室,存样室布置在一楼,管理办公室和技术室布置在二楼。制样区1内还布置了收尘设施。试验区2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检测区3内还布置了室内换气设施、通风柜和汞蒸汽排气及回收设施。布置了两处楼梯及建筑物进出口,符合安全要求。
通过走廊4和楼梯,将各区域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制样区1的破碎和制样设备配置在一楼正对大门处,方便来料加工,避免污染其他区域。配置在一楼还方便机械设备安装,避免振动影响大型精密仪器。
试验区2的用于工艺配方试验的混捏设备和中间焙烧试验设备配置在一楼的一个房间(称作中间试验室)内,紧靠制样区1,最便于连续操作。
试验区2的石墨化试验炉和控制及冷却装置配置在一楼的同一房间(称作石墨化室)内,紧靠冷却水池6,使冷却水的进出接管距离最短、最方便;紧靠中间试验室,又方便连续操作。
检测区3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的多项设备均配置在一楼,既能紧密的配合试验工作,又同时有助于将水银气孔率测试仪的汞蒸汽排出室外并回收。
检测区3的成分分析的多项设备均配置在二楼,有助于保护大型精密仪器,也方便通风柜的屋顶风机接管,同时避免了风管从其他房间穿过引起的不利影响。
二楼一端设置的大型设备吊装平台5,使大型精密仪器可以直接被吊送到二楼走廊上,从而避免了从楼梯运送到二楼的困难,也减少了仪器被大幅振动和大角度倾斜的有害状况。
各个室内换气、收尘、排气设施,均就近设置在有此需要的房间内或附近,使效果最直接、接管最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很好地满足石墨化阴极的生产需要,合理的拥有制样、小型工艺试验、分析检测设备,成功地进行石墨化阴极生产配料方案比选、石墨化工艺条件探索研究,同时还能配合工厂生产进行常规的分析检测工作。在布置上:实验线路顺畅,空间利用合理、紧凑,方便操作、配合,工作环境安全、整洁、美观;在设施配置上: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提高制样设备和分析检测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又提高相互之间工作配合的力度和效率,节省运行成本,方便协调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楼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二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3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