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白消安缓释植入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3048.2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忠;孔庆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孔庆忠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1/255;A61K47/3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实体 肿瘤 白消安缓释 植入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白消安缓释植入剂,属于药物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最新的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有3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有资料显示,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了69%,死亡率增长了29.4%。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百分之五十,发病人数增到一千五百万。预计2020年我国每年将有400万人死于癌症因此,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或药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白消安(BUSULFAN,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属双甲基磺酸酯类的双功能烷化剂,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进入人体内磺酸酯基团的环状结构打开,通过与细胞的DNA内鸟嘌呤起烷化作用而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主要适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慢性期,对缺乏费城染色体Ph1病人效果不佳。也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每日总量4~6mg/m2,每日一次主要代谢在肝内进行。吸收后很快自血浆消失,T1/2为2~3小时,主要经肾脏以代谢产物排出。白消安的细胞毒作用几乎完全表现在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主要表现在对粒细胞生成的明显抑制作用。其次是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抑制,对淋巴细胞的抑制很弱。
然而该药用于治疗实体肿瘤的效果不清楚。虽然与其它抗癌药联合对某些肿瘤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通过常规途径给药所引起的全身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其关键的问题是目前的应用形势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临床效果。
(三)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对现有技术的考查,本发明对其它肿瘤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白消安对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脑肿瘤、肝癌、肺癌、胰腺癌、膀胱癌、睾丸癌、结肠癌及直肠癌等实体肿瘤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白消安局部缓释对甲状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肾癌及前列腺癌等其它颅外实体肿瘤也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然而,常规方法难以发挥其抗瘤效果。局部药物缓释在保证了局部用药范围内持久而较稳定的药物浓度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全身药物浓度,减轻了毒副作用。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缓释植入剂,用于治疗实体肿瘤,不仅效果明显,其全身毒性明显减轻。
本发明治疗实体肿瘤的缓释植入剂,其特征在于该缓释植入剂含抗癌有效量的白消安、缓释辅料和一定量的缓释调节剂,其中各组成成分的重量比为:
(1)白消安 0.1%-40%
(2)缓释辅料 50%-99%
(3)缓释调节剂 0-15%
本发明的白消安在缓释植入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以0.1%到40%为优选,以1%-30%为最优选,所谓白消安指的是抗癌有效成份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
目前已知的缓释辅料有数百种,在《缓释辅料大全》(第123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罗明生和高天惠主编)中对缓释辅料已有详细描述。中国专利(申请号96115937.5;91109723.6;9710703.3;01803562.0)及美国发明专利(专利号5,651,986)也列举了某些缓释辅料。然而,并非所用的缓释辅料均适合于药物的释放,特别是就特定的药物而言,选择其适合的缓释辅料而满足合适的释药行为需经大量创造性的劳动才可实现。
经广泛的研究筛选后发现,在大量的缓释辅料中,适合本发明的缓释辅料主要选自聚乳酸(PLA)、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PLGA)、聚苯丙生(对羧苯基丙烷(p-CPP)∶癸二酸(SA)共聚物)、聚(L-丙交酯-co-磷酸乙酯)(p(LAEG-EOP))、聚(L-丙交酯-co-磷酸丙酯)(p(DAPG-EOP))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其中聚乳酸(PLA)的分子量峰值为10000-25000、25000-40000或40000-55000或30000-50000;其中以15000-30000、30000-45000为优选,以15000-35000为最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孔庆忠,未经山东蓝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孔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木式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制气废气利用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