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宽带市话电缆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及所得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936.0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罗英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湖州正导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02;H01B7/17;H01B3/4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宽带 市话 电缆 结构 稳定性 方法 所得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市话电缆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方法及使用该方法所得到的宽带市话电缆,该电缆是一种用于远程光交换单元到用户之间作引入线和楼宇间布线用的户外型数据电缆,属于宽带数据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现代通信正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通讯、电视图像传播、高速数据通讯、电子商务等宽带通讯业务日益增长,电讯通信网由原来的市话网,正逐步改造成提供数字接入和宽带接入的数据通信网。但是,传统的HYA市话电缆作为现有接入网的主体,频带窄、速率低、损耗高,不能适应数据通信的要求,并且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成为接入网传输的″瓶颈″。宽带市话电缆通过生产工艺等的改进,改善了电缆的衰减、特性阻抗、串音、传输时延等传输性能,使电缆工作频率从1MHz提高到30MHz甚至更高,产品具有适合数字信号传输的特点,是一种用于远程光交换单元到用户之间作引入线和楼宇间(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中)布线用的户外型数据电缆。因此宽带市话电缆能够提高用户的接入带宽,适应通信发展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线对开通率,同时提供个人计算机上网、电视和电话通路。该电缆与光缆HFC、FTTC相比,能充分利用电信局原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已有的宽带电缆,一般采用同心式绞合构成基本单位(25对),而基本单位又由节距各不相同的线对组成。这种结构因其线对间的相对位置不固定,容易导致串音,这时只有单位内的线对节距各不相同且相邻节距又有较大的节距差时才能有较高的串音防卫度,而宽带市话电缆对绞节距范围小(9~25mm),要想在同一基本单位将所有线对节距设计成不同值的话,势必会造成线对间节距差过小,而使串音防卫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宽带市话电缆的结构稳定性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一种新型宽带市话电缆,该方法简单易实现,该电缆结构稳定,使用性能优异,是一种用于远程光交换单元到用户之间作引入线和楼宇间布线用的户外型数据电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宽带市话电缆结构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六个子单位均匀包围一个子单位排列,组成一个基本单位;再将六个基本单位均匀包围一个基本单位排列,组成电缆。
上述的方法得到的市话宽带电缆,该电缆包括缆芯1和包裹缆芯1的总护套,该缆芯1由七个基本单位7组成,基本单位7按六个基本单位7均匀包围一个基本单位7排列;每个基本单位7包括七个子单位3,子单位3按六个子单位3均匀包围一个子单位3排列。
前述的宽带市话电缆,每个子单位3由一组线对组成,每对线对由一对绝缘芯线2对绞而成。
前述的宽带市话电缆,每个子单位3由四对线对组成,每对线对由一对绝缘芯线2对绞而成。
前述的宽带市话电缆,每根绝缘芯线2、每个子单位3和每个基本单位7还包括包裹各自的一层包覆层;在缆芯1与总护套之间还有一层成缆包裹层4,用以固定缆芯1的结构。
前述的宽带市话电缆,所述的绝缘芯线2的包覆层是聚烯烃绝缘层;所述的成缆包裹层4所用材料是聚酯带;所述的总护套有二层,内层是铝塑复合带5,外层是聚乙烯护套6。
前述的宽带市话电缆,所述的绝缘芯线2的包覆层是聚乙烯或聚丙烯。
本发明的子单位采用六个子单位均匀包围一个子单位的排列方式,及基本单位采用六个基本单位均匀包围一个基本单位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有效保证了电缆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简单易实现,所得的产品结构非常稳定,有效保证了线对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从而具有良好的防串音效果。使用性能非常优异,是一种可以广泛用于远程光交换单元到用户之间作引入线和楼宇间布线用的户外型数据电缆。每个基本单位各自包裹的一层包覆层以及总护套采用挡潮层铝塑复合带综合粘接护层结构,这些包覆层和护套材料的选用,保证了电缆的绝缘性能,进一步保证了该宽带市话电缆的各项使用性能,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湖州正导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湖州正导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印制板连接器的弹性压配端子
- 下一篇:一种视觉引导下的拾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