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棱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201612.7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嘉宏;吴景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14 | 分类号: | G02B27/14;G02B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尤其涉及一种可确保光束在出射棱镜全反射地输出的棱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显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新型显示技术,如DLP、LCOS、LED等,不仅如此,作为投影显示器件,其画面质量性能能否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亮度及低价格等特征的全新产品,并为消费市场所乐于接受,已成为本领域研发的重要课题。
现有的数字微反射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简称DMD)投影光学系统采用的是全内反射棱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vity,简称TIR)光学棱镜系统,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投影装置的光学投影系统示意图。其中光源10由灯芯101与反射杯102组成,灯芯101产生光束103,该光束经反射杯102反射聚焦后,通过色轮11,从光源发射的光束103按照设计的红、绿、蓝顺序,依次通过色轮11,并通过积分柱12,光束103在积分柱12内多次反射,在积分柱12的出口处,即可形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均匀的光斑,再经聚光镜13及延迟透镜14后,经折射反射镜15,再经延迟透镜16后进入棱镜系统17。光束经棱镜系统17后被全反射至数字微反射镜显示器件18(DMD)。当入射光照射到微反射镜时,DMD上微反射镜将以固定的角度旋转,并使入射光线全反射并进入投影镜头19,一定亮度的图像则在投影屏幕上显示出来。
如图2所示,TIR棱镜系统17包括第一棱镜171与第二棱镜172。所述第一棱镜171与第二棱镜172分别具有第一接合面1701、第二接合面1702。TIR棱镜系统17是由第一棱镜171的第一接合面1701与第二棱镜172的第二接合面1702经抛光研磨后,边缘部相互胶合而成。为了使光束在第一棱镜171的第一接合面1701处全反射地输出,而不发生折射,第一接合面1701与第二接合面1702之间必须留有一间隔。然而,第一接合面1701与第二接合面1702抛光研磨后,其接合面的平整度可能不一样从而产生凸起173,产生的凸起173会与其相对的接合面无间隔地接合。或者第一接合面1701与第二接合面1702边缘涂布胶体19时,涂布的胶体19厚度可能也不一样,而且使用久了,胶体19容易老化收缩等,从而导致原来平行的两接合面而变得不平行,甚至在接合面之间发生重合,致使光束在第一棱镜171的第一接合面1701不能全反射地输出。从而严重影响画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有鏊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确保光束在出射棱镜全反射地输出的棱镜系统。
一种棱镜系统,其包括一入射棱镜、一出射棱镜及胶体。该入射棱镜包括一入射棱镜接合面,该出射棱镜包括一出射棱镜接合面,所述出射棱镜接合面与入射棱镜接合面相对设置。所述棱镜系统还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间隔件,所述至少一间隔件为一个透明的薄片,该薄片的尺寸与所述入射棱镜接合面的尺寸相当,所述薄片通过边缘涂布的所述胶体固设于入射棱镜接合面与出射棱镜接合面之间,所述透明薄片是由折射率小于所述入射棱镜与出射棱镜的折射率的透明物质做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间隔件通过胶体夹设于棱镜系统的入射棱镜接合面与出射棱镜接合面之间,因此,可避免入射棱镜的接合面与入射棱镜的接合面之间重合,并使两接合面因间隔件更容易保持平行,而使得光束可以在出射棱镜内全反射地输出,提高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投影显示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是一种现有的棱镜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棱镜系统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棱镜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系统20,其包括一个入射棱镜22、出射棱镜21、一个透明的间隔件23及胶体24。
所述入射棱镜22包括入射棱镜接收表面221及入射棱镜接合面222。所述入射棱镜接收表面221用于接收入射光束27,所述入射棱镜接合面222折射所述光束27至所述出射棱镜21。
优选地,所述出射棱镜21为一直角棱镜,其包括一斜面也即出射棱镜接合面211、第一直角面也即出射棱镜反射面212及第二直角面也即出射棱镜出射面213,所述出射棱镜接合面211尺寸与所述入射棱镜接合面222的尺寸相当,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射棱镜接合面211尺寸与所述入射棱镜接合面222的尺寸相同。可以理解,所述出射棱镜接合面211尺寸也可大于所述所述入射棱镜接合面222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