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504.X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8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状况 判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用于判断线路终端与数字服务单元之间的U接口是否正常,其特征在于,所述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包括:
时间预设模块,用于预设包括多个计时周期的计时周期系列;
电流侦测模块,用于侦测U接口回路电流;
计时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流侦测模块侦测到所述U接口回路电流时从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选取一个计时周期;
计时器,用于在所述计时设置模块所选取的计时周期内计时,其中,所述电流侦测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判断所述U接口回路电流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是否持续存在;
同步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流侦测模块判断出所述U接口回路电流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还持续存在时,判断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是否同步;以及
计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同步判断模块判断出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线路终端与数字服务单元还未同步时,判断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所有计时周期是否取完,其中,所述计时设置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计时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还有计时周期没有取完时,重新选取一个计时周期;
其中,若所述同步判断模块判断出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已同步,则所述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判定所述U接口正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同步包括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达到帧同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在所述计时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所有计时周期都已取完时,判定所述U接口出错,其中,所述U接口出错包括U接口回路极性出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性反转模块,用于当所述同步判断模块判断出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还未同步时,反转所述U接口回路极性,其中,所述计时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极性反转模块反转所述U接口回路极性之后判断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所有计时周期是否取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在所述计时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所有计时周期都已取完时,判定所述U接口出错,其中,所述U接口出错包括数字服务单元损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转判断模块,用于在极性反转模块反转所述U接口回路极性之后判断所述U接口回路极性的反转是否为当前计时周期选取后的首次反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反转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U接口回路极性的反转为当前计时周期选取后的首次反转时,判断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所有计时周期是否取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器还用于当所述反转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U接口回路极性的反转不为当前计时周期选取后的首次反转时,重新在当前计时周期内计时。
9.一种U接口状况判断方法,用于判断线路终端与数字服务单元之间的U接口状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设包括多个计时周期的计时周期系列;
(b)侦测U接口回路电流;
(c)从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选取一个计时周期;
(d)启动计时器在所选取的计时周期内计时;
(e)判断所述U接口回路电流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是否持续存在;
(f)若所述U接口回路电流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持续存在,则判断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是否同步;
(g)若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线路终端与数字服务单元还未同步,则判断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所有计时周期是否取完;
(h)若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还有计时周期没取完,则返回步骤(c)重新从所述计时周期系列中选取一个计时周期;及
(i)若在所述计时器逾时前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已同步,则判定所述U接口正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接口状况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同步包括所述线路终端与所述数字服务单元达到帧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5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预混型预加热节能烧嘴
- 下一篇: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燃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