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测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0844.0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萍;谢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电源供应器(以下简称“电源”)温度测试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是电脑的功率部件,电脑中每个部件的电能来源都是依靠电源,它是保证电脑硬件正常运作最基本的前提。电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脑能否正常运行,在电脑的研发、生产、检测等过程中都需要对电源的各项工作参数进行测试。
在对电源进行温度测试时,往往需要设置多个测试条件,且在测试过程中需变化不同的测试条件对其进行测试。在现有技术中,测试一个电源约需12小时,且每2小时需要人工操作变化测试条件。因此,测试过程非常繁琐,给测试人员带来不便,且浪费了人力、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切换测试条件的用于温度测试的电源测试系统。
一种电源测试系统,用于一电源的温度测试,其包括一容置所述电源用于提供测试环境的测试箱、一电子负载、一测试板及一连接于所述电源的交流电源,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测试板与所述电子负载相连,所述电源上设有一电压选择开关,所述测试板上设有一电源开机信号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测试系统还包括一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所述交流电源及所述测试板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检测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及所述电子负载的负载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压选择开关及电源开机信号开关的开闭。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对电源进行温度测试时,可根据程序设定自动切换测试条件,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测试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电源测试系统中测试条件的变化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电源测试系统中PLC的接线图。
图4为本发明电源测试系统中PLC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电源测试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用于测试一待测电源40的温度,其包括一容置该待测电源40的测试箱10、一测试板20、一电子负载50、一交流电源60、一连接该电子负载50及交流电源60的控制设备80及一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0。
该电源40上设有一电压选择(115/230V)开关,当开关闭合时,该电源40的输入电压选择为115V,当开关断开时,其输入电压切换为230V,在不同国家使用时可切换至不同档位。该测试箱10用于模拟电源40工作时的测试环境,其可设定为两种自动切换状态:电脑待机时的低温状态及电脑运行时的高温状态。该测试板20上设有一用于控制该电源40开机信号PS-ON(Power Supply-ON)的电源开机信号控制开关(PS-ON开关),当开关闭合时,该电源40处于工作状态,当开关断开时,该电源40处于待机状态。该电子负载50是一种测试电源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试设备,其包括若干输入接口,可模拟该电源40的负载在电源供电下进行测试。在本发明中,设有以下三种负载:待机负载、第一满载及第二满载。该电源40与该交流电源60相连,接收该交流电源60输出的交流电压。该电源40通过该测试板20与该电子负载50相连。该电子负载50与该交流电源60分别通过该控制设备80控制,在本发明中,该控制设备80为一Chroma8200设备,用以实现该电子负载50在三种负载之间的自动切换,并控制该交流电源60的输出电压在230V与115V之间的自动切换,该控制设备80通过GPIB(General-Purpose Interface Bus,通用接口总线)总线分别与该电子负载50与该交流电源60进行数据传输。该PLC30分别与该电源40、该交流电源60及该测试板20相连,用于检测该电源40是否正常及控制该115/230V开关及PS-ON开关的自动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