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式热水器风路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200727.4 | 申请日: | 2007-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 地址: | 621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式 热水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式热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源的热泵式热水器风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利用热泵制热原理,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空气中吸收的热量转移到水桶中的水,达到加热水温的目的。目前的热泵热水器多为分体式,室外机一般至少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轴流风扇电机、轴流风扇和截止阀,轴流风扇与轴流风扇电机设置在蒸发器的出风口上,水桶中的冷凝器通过长尺配管和室外机相连接,形成密闭制冷回路。目前室外机和家用空调室外机的外形一致(见图2),采用电机驱动轴流风扇的形式。冷凝器对水桶的水加热同时,蒸发器通过轴流风扇电机和轴流风扇和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吸取室外环境的热量,此时蒸发器起制冷作用,这在冬天就毫无意义。但如果在夏天若冷气排向室外,则就造成了冷气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蒸发器产生的冷气排向室内达到制冷目的的热泵式热水器风路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泵式热水器风路系统,包括在室外形成一体的蒸发器、轴流风扇与轴流风扇电机,轴流风扇与轴流风扇电机设置在出风口上,在出风口上还设置有通向室内的风道,在通向室内的风道中设置有由离心风扇电机、离心风扇和蜗壳组成的离心风扇系统,蜗壳的出口与风道相连。通过出风口上设置通向室内的风道,从而形成双风路系统,且在通向室内的风道中设置有离心风扇系统,使得冷气可以由离心风扇吸收冷气从蜗壳流向风道再进入室内,提高了冷气的利用率,在成本增加较少的情况下,在获取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向室内输送制冷空气,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的是,在出风口上设置有室外风门系统与室内风门系统。这样在室内不需要进行降温时,可以通过关闭室内风门系统而打开室外风门系统,将由蒸发器产生的冷气通过轴流风扇排向室外,而在室内需要进行降温时,可以通过关闭室外风门系统而打开室内风门系统,将由蒸发器产生的冷气通过离心风扇通向室内,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出风口上设置通向室内的风道,从而形成双风路系统,且在通向室内的风道中设置有离心风扇系统,使得冷气可以由离心风扇吸收冷气从蜗壳流向风道再进入室内,提高了冷气的利用率,在成本增加较少的情况下,在获取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向室内输送制冷空气,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设置的室外风门系统与室内风门系统可以起到控制冷气流向的目的,尤其适合在需要大量热水的同时又需要制冷的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泵式热水器的系统流程图。
图2是现有热泵式热水器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器室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压缩机1、电磁四通阀2、蒸发器3、节流装置4、冷凝器5、贮水桶6、轴流风扇电机7、轴流风扇8、室外机9、截止阀10a、截止阀10b、长尺配管11a、长尺配管11b、离心风扇电机12、离心风扇13、蜗壳14、室外风门系统15a、室内风门系统15b、风道16、出风口17、离心风扇系统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器风路系统,包括在室外形成一体的蒸发器3、轴流风扇8与轴流风扇电机7,轴流风扇8与轴流风扇电机7设置在出风口17上,在出风口17上还设置有通向室内的风道16,在通向室内的风道16中设置有由离心风扇电机12、离心风扇13和蜗壳14组成的离心风扇系统18,蜗壳14的出口与风道16相连。通过出风口17上设置通向室内的风道16,从而与原有的排向室外的风道形成双风路系统,且在通向室内的风道16中设置有离心风扇系统18,使得冷气可以由离心风扇13吸收冷气从蜗壳14流向风道16再进入室内,提高了冷气的利用率,在成本较少的情况下,在获取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向室内输送制冷空气,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离心风扇13由离心风扇电机12带动,离心风扇13具有静压大,送风距离远的特点,这样可以克服通风阻抗的影响,达到改变风路流向,将冷气输送到室内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0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焊接螺旋翅片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微处理器自动转换开关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