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和单板的叠合方法及其叠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4501.8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行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名南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32B2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单板 叠合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和单板的叠合方法及其叠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制造单板层压材,胶合板等场合,如专利文献1所示,采用以下方法:预先用粘接剂粘接复数张单板等得到成为基材的板材,对该板材表背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一层一层或复数层地叠合涂布有粘接剂的单板,每次叠合时,通过热板压接,进行粘接。
在这些方法中,用水平方向移动自如的传送带支承用于粘接单板的、表背面两侧设为对称的阶梯状的成为基材的板材。
粘接单板场合,通过传送带动作,使得该板材的阶梯状部的新粘接处从传送带上局部进入上下一对热板之间,将涂布有粘接剂的单板供给该处,通过该一对热板加热压接。
这种场合,更具体地说,在该板材的下面侧,金属制薄板在上面载置涂布有粘接剂的单板,通过使得所述一对热板的下侧的热板上升,提升所述金属制薄板,加热该单板使其压接在该板材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4-4226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在用传送带支承成为基材的板材的状态下,仅仅使得粘接部分局部进入一对热板之间,因此,虽然能使得单板叠合在成为基材的板材的下面侧进行粘接,但在不用传送带支承的方法中,所述叠合·粘接很困难。
即,在同一形状的多张单板大致水平状态下,通过粘接剂在上下方向叠合粘接合适张单板,接着,在粘接得到的单板组的上下两面进一步通过粘接剂叠合粘接单板场合,没有提出生产性良好的方法及装置,其实施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损伤板材及单板、能以简单构成有效地将单板叠合在板材下面、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板材和单板的叠合方法及其叠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解决手段如下:
在所定方向,在中央部的外侧位置,通过支承部件支承板材,相对该板材,在所述所定方向的中央部从下方支承单板,在这种状态下,使得单板与板材下面相接,支承板材及单板,接着,使得支承部件离开,使得单板整体与板材相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第1板材和第2板材的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平方向的预先设定的方向的任意支承位置,从下方通过第1支承部件支承表背面大致水平配置的至少一张第1板材;
在所述第1板材下方,在所述方向不与第1支承部件相对的位置,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配置为与该第1板材相对的第2板材;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第1支承部件下降及第2支承部件上升的至少一方动作,以使其相接状态,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1板材和第2板材;
接着,从第1板材和第2板材之间取出第1支承部件,使得两板材相接。
(2)一种第1板材和第2板材的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平方向的预先设定的方向的任意支承位置,从下方通过第1支承部件支承表背面大致水平配置的至少一张第1板材;
在所述第1板材下方,在所述方向不与第1支承部件相对的位置,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配置为与该第1板材相对的第2板材;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第1支承部件下降及第2支承部件上升的至少一方动作,以使其相接状态,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1板材和第2板材;
接着,从第1板材和第2板材之间取出第1支承部件,使得两板材载置在载置台上。
(3)一种第1板材和第2板材的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平方向的预先设定方向的从中央朝外侧各离开所定距离的支承位置,从下方通过第1支承部件支承表背面大致水平配置的至少一张第1板材;
在所述第1板材下方,在所述方向的从所述支承位置靠近中央侧处,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配置为与该第1板材相对的第2板材;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第1支承部件下降及第2支承部件上升的至少一方动作,以使其相接状态,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1板材和第2板材;
接着,从第1板材和第2板材之间取出第1支承部件,使得两板材相接。
(4)一种第1板材和第2板材的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平方向的预先设定方向的从中央朝外侧各离开所定距离的支承位置,从下方通过第1支承部件支承表背面大致水平配置的至少一张第1板材;
在所述第1板材下方,在所述方向的从所述支承位置靠近中央侧处,通过第2支承部件支承配置为与该第1板材相对的第2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名南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名南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