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料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1672.5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邓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良松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115江苏省扬州市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件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无凸模金属件成型机。
背景技术
大尺寸平板加工成弧面板,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较为原始的手工钣金加工,适合于小批量、精度要求低的场合;另一种是采用大型压力机,它需要配套开模具,优点是加工效率高,成型精度高,存在的问题是生产成本较高,其中大型成型模具的加工价格较昂贵。
目前,在一些应用场合,对于弧面精度的要求不高,但对加工效率的要求较高。比如,非承压运输罐、承压压力较小的容器、冷却塔等,这些容器、罐体的顶面往往设计成弧面以减小液体流动、晃动时撞击罐体、容器内壁时的冲击力,避免出现不安全因素,以及噪音过大等问题。这类成型件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不需要具有很高的弧面精度要求,只需要具有一定的弧面即可。以往这类具有弧面形的成型件均采用以上两种方式加工,要不就存在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要不就存在加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液体介质加压涨形的原理,将板料边缘固定,其中部被液体介质加压涨形,从而实现平面形板料塑性变形为弧面板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适应性较强的板料成型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封闭式机架,它还包括压紧机构、位于机架工作台面上的出液口、压边圈;封闭式机架的工作台面上设有与液压系统相连的用于使板料变形的液压介质的出液口,在板料上置有一与目标形状适配的压边圈,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机架内顶面上的压紧装置,若干压紧装置按压边圈的形状均布。
所述的压紧装置连接在机架内顶面上。
所述的压紧装置通过径向调整连接机构连接在机架内顶面上。
所述的压紧机构为液压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机架内顶面上的液压缸,若干液压缸按压边圈的形状均布。
所述的液压缸,其缸体底部通过径向调整连接机构连接在机架内顶面上。
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测量板料变形高度的感应器。
在板料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密封垫。
本发明是利用液体介质加压涨形的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适应性较强的金属件成型设备。改变了以往加工类似形状板件时需要投入价格昂贵的配套模具的方案,利用金属材料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其有效塑性变形量内实现由平面板被加工为弧面板。采用本发明的设备加工金属件成型,如一只椭圆形工件,从平板到涨形凸起成型约需十分钟,成型质量优良,曲线匀称,无表面损伤,这是其他加工方法如冷、热冲压成型所不能比拟的。本发明的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功能,无需专用模具,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加工制作弧面形或曲面形金属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机架,2是液压缸,3是活塞头,4是板料,5是压边圈,6是液压介质,7是工作台面,8是出液口,9是感应器,10是压紧脚处于压紧状态位置示意,11是液压系统;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板料成品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剖视图
图中12是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本发明包括一封闭式机架1,它还包括压紧机构、位于机架1工作台面7上的出液口8、压边圈5;封闭式机架1的工作台面7上设有与液压系统11相连的用于使板料4变形的液压介质6的出液口8,在板料4上置有一与目标形状适配的压边圈5,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机架1内顶面上的压紧装置,若干压紧装置按压边圈4的形状均布。在工作台面7上设有用于测量板料4变形高度的感应器9。在板料4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密封垫。
本发明压紧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紧装置为机械式压紧机构,机械式压紧机构连接在机架1内顶面上。机械式压紧机构通过径向调整连接机构连接在机架1内顶面上。
本发明压紧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紧机构为液压压紧机构,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机架1内顶面上的液压缸2,若干液压缸2按压边圈4的形状均布。液压缸2,其缸体底部通过径向调整连接机构连接在机架1的内顶面上。
启动本发明的设备后,首先,压紧装置的压紧脚进给,至处于压紧状态位置如图中10示意位置,将压边圈5、压边圈5下面的板料4牢牢固定在工作台上;接着,液压介质6通过出液口8进入板料4与工作台面7之间的空腔,逐步增大液压介质6的压力,使板料4由中部至压边圈5内沿的边缘逐渐凸起,实现塑性变形,制成半成品;最后,切边,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良松,未经邓良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正极以及采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用电解液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