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7628.7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2253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压缩机,尤其是可降低振动的直线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是从电机或涡轮等动力发生装置接收动力,对空气或冷媒或其他的多种工作气体进行压缩,提高压力的机械装置,广泛使用在冰箱和空调等家电设备或整个产业生产中。
上述压缩机大体上可分为在活塞与气缸之间形成有吸入、压缩、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让活塞在气缸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对冷媒进行压缩的往返式压缩机;在偏心旋转的辊与汽缸之间形成有吸入、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让辊顺着气缸内壁进行偏心旋转,对冷媒进行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在动涡盘与定涡盘之间形成有吸入、排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让动涡盘顺着定涡盘转动,对冷媒进行压缩的涡轮式压缩机。
最近,开发很多往返式压缩机中的直线压缩机。直线压缩机的活塞与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驱动电机直接连接,不存在运动转换引发的机械损失,可以提高压缩效率,而且构造简单。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直线压缩机,其活塞4在直线电机10的作用下,在气缸2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冷媒进行压缩后排出。直线电机10包括内定子12、外定子14以及永久磁铁16。永久磁铁16通过与内定子12以及外定子14之间的电磁力作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永久磁铁16在与活塞4连接的状态下被驱动,从而活塞4在气缸2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吸入冷媒进行压缩后排出。
直线压缩机包括设置气缸2的框架3,还包括与框架3通过螺栓组装的电机罩5。直线电机10设置在框架3与电机罩5之间。另外,在电机罩5上设有背罩6,支撑与活塞4连接的弹簧7一端。
为了简化说明直线压缩机的振动系统,下面把气缸2、活塞4、框架3、电机罩5、背罩6、弹簧7、直线电机10、流通冷媒的通路以及使用于冷媒压缩的部件总称为直线压缩机主体20。
通常,为了防止由活塞4运动产生的振动直接传向外壳1,压缩机主体20与外壳1的底面隔离地设置。压缩机主体20被弹性部件9支撑,与外壳1底面相隔。弹性部件9在压缩机主体20的前方设置一双,在压缩机主体20的后方设置一双,通常总共设置4个。
弹性部件9承受压缩机主体20的重量,产生反作用力。另外,压缩机主体20的重心位于压缩机主体20内部的某一位置。从而压缩机主体20的重心离弹性部件9的设置点相隔一定距离,在活塞4进行运动时,弹性部件承受旋转力矩。弹性部件9在旋转力矩的作用下产生振动时,被弹性部件9支撑的压缩机主体20也发生振动,使直线压缩机整体的振动以及噪音增加,而且振动还传向把直线压缩机安装在其他装置上的底座30上。振动传向安装有直线压缩机的装置上,增加装置自身的振动和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容易地设置以及拆卸的振动吸收器的直线压缩机,降低直线电机的振动以及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直线压缩机在外壳外部设置振动吸收器,可以有效地使用外壳内部的空间,方便地设置。通过夹具把振动吸收器设置在底座上,可以容易地设置或拆卸。本发明的直线压缩机其外壳在前后、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振动,可以有效地被振动吸收器在前后、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振动所衰减。本发明的直线压缩机在外壳外部设有振动吸收器,压缩机主体的振动不会被降低,可以利用压缩机主体的振动向活塞以及气缸供应机油的同时,降低外壳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直线压缩机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振动吸收器的直线压缩机侧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振动吸收器的直线压缩机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线压缩机具有活塞、气缸、直线电机,包括内设压缩冷媒的压缩机主体的外壳100,把外壳100设置在其他装置上的底座200,设置在底座200上的振动吸收器300以及为了设置振动吸收器300固定在振动吸收器300和底座200上的夹具250。利用夹具250设置振动吸收器300时,不仅可以简化振动吸收器300的设置结构,而且容易地从底座200上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